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研究论文

关于垄断型国有企业绩效分析

编辑:

2016-09-26

需要说明的是,TFP的绝对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⑤,所以在行业之间缺乏可比性;有价值的是TFP的变化速度,它反映了各行业效率的变化。

从计算结果来看,1995~2002年间各行业总体上绩效水平都有提高,但是各行业的动态效率变动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以上四个行业中,1995~2002年间石油开采业TFP提高了?34.3%,年均增长4.3%;电力行业TFP提高了18.4%,年均增长?2.4%;服装行业提高了96.8%,年平均增长10.2%;家具行业7年间增长200.8%,年平均增长17.0%。这说明,剔除了价格因素之后,对于市场竞争程度低的行业来说,其绩效明显劣于竞争程度高的行业。

影响工业行业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所有制差别、技术的类型以及技术水平、出口的约束、福利负担等对企业的效率都有影响[2]。但市场竞争程度低,导致在位厂商缺乏提高改进管理水平、缺少创新的激励显然是重要原因。

再进一步,低效率垄断企业又是如何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呢?

垄断行业有一个特点:价格上涨比较频繁、上涨幅度比较大。1990~2002年间我国工业各个行业产品价格变动幅度悬殊⑥。市场竞争程度低的行业,总体来看,其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竞争程度高的行业的产品。当然,影响产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投资品价格变动、市场结构的影响、国家的相关财税体制变化、需求变动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市场结构(包括竞争程度)显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把产品价格变动幅度与投资品价格变动幅度之差记为“超额价格变动”,它代表除成本因素以外的价格变动,是企业滥用市场势力程度的反映。

1990~2002年,油气产业产品价格上涨5.59倍,同期该产业投资品价格上涨1.34倍,二者之差为4.25;电力行业产品价格上涨2.83倍,投资品价格上涨1.06倍,超额价格变动为176%;家具制造业产品价格下降1%,投资品价格下降也是1%,二者之差为0;服装行业产品价格下降5%,投资品价格下降4%,二者基本持平。

如果以2002年国有产权比重(%)为横轴,将2000年CR8(%)和1998~2002年间“超额价格变动”(%)描绘在同一坐标系中,可得到下图(图2):

图2国有比重、市场集中度与超额价格变动图2显示,超额价格变动具有以下规律:①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其产品价格变动中超额价格变动较低,超额价格变动最大的行业基本上都属于竞争程度低的产业;②超额价格变动与市场集中度相关性很高,二者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583(在5%的水平上显着)。

市场竞争程度低的产品,其价格上涨通常较高,超额价格变动也一般较高;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产品价格上涨、超额价格变动也通常较高。刘树杰等学者也发现,总体上,垄断行业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竞争行业[3]。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垄断行业的所谓“效益”主要来自于其对市场势力的滥用。它们所获得利润,更多地意味着对消费者和下游厂商的盘剥。如果市场缺乏竞争,企业的利润越多,也就意味着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对于这一点,Harberger[4]、Tullock[5]、Leibenstein[6]和Cowling&Mueller[7]等学者从理论上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国内学者胡鞍钢和过勇[8]、刘志彪和姜付秀[9]也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论

垄断型国有企业的巨额利润只是一个虚假的表象,其实际绩效并不理想。国有企业的盈利需要两个条件:限制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进入,同时保持高度的市场集中。垄断行业的利润并非来自其经营管理水平的优异,而是来源于其市场势力的滥用。

未来时期,我们仍应坚定不移地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除了极少数必须保持国有产权主导的行业之外,在绝大多数行业,国有产权必须退出。

注释:

①新华网/上海证券报[EB/OL].2006年2月24日.

②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公式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补贴收入加上投资收益、加上营业外净收入,再加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③考虑到我国区域市场严重分割,一些产品主要在本地销售,这里的CR8很可能低估了大企业的市场势力。

④选择大中型企业进行对比是为了控制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他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对比结果与此类似。

⑤例如初始年份各自投入品和产出价格水平。

⑥具体数据可参阅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大中型工业企业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实证分析(1995-2002)[J].经济研究,2005,(3):4-15.

参考文献:

[1]戚聿东.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垄断与竞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5-117.

张军.所有权、厂商规模与中国工业企业利润率的决定:解释及其政策含义[J].产业经济评论,2002,(1):37-58.

刘树杰.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4-5.

Harberger,ArnoldC.MonopolyandResourceAlloc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54(44):77-87.

Tullock,G.TheWelfareCostsofTariffs,MonopoliesandTheft[J].WesternEconomicJournal,1967,(5):224-232.

Leibenstein,H.AllocativeEfficiencyvs.“X—inefficienc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6(56):183-207.

Cowling,K.andMueller,D.C.TheSocialCostsofMonopolyPower[J].EconomicJournal,1978(88):724-748.

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转型经济的****机理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61-69.

刘志彪,姜付秀.我国产业行政垄断的制度成本估计[J].江海学刊,2003,(1):71-77.

那么关于垄断型国有企业绩效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论信用管理是市场扩张的安全保障  

关于企业破产重整制度评析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