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媒体管理论文

媒体管理论文10000字:新闻采编

编辑:

2015-12-29

二、新媒体新闻采编写发展方向

(一)新媒体的新闻精神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杨斌曾为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只有具备三种精神的媒体才能被称之为新媒体。这三种精神分别是技术精神,市场精神以及媒体精神(即新闻精神)。而这三者之中,新闻精神却是新媒体的灵魂。这里的新闻精神指的是:媒体在需担负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对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和谐舆论环境和媒介生态的要求。诚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长,媒介已经成为一种可以赚取丰厚利润的产业经济。然而,这种转型却不影响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它仍然被要求具有公信力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而客观的事实报道无疑是媒体公信力的最好体现,使得公众更愿意以此作为了解社会的渠道。另一方面,作为“经济价值=用户数量”的新媒体,只有通过不断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在市场上发挥其经济价值。○5那么新媒体的新闻采编写如何在获得这种媒体精神呢?

(二)传统媒体“把关人”制度借鉴

我们先来分析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写过程中如何实现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由于多年的积累,报刊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其新闻从业人员已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判断也往往能做到一语中的。使得他们一出场,就能立刻获得受众的信任。其次,在信息引导上,传统媒体由于具备了一套成熟的编辑过滤机制,在信息把关上要比新媒体更严格。第三,传统媒体拥有较强专业素养的采编人员,保障了其信息质量的高度。

(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写的发展方向

鉴于传统媒体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发:第一,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于网络等新媒体来说,一方面是接触到的信息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由于不具有采访权,无法到达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新媒体新闻的把关人,编辑人员就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把关好社会热点的舆论导向,在众多信息中过滤到无关或有害信息,选择有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使新媒体的公信力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起来。第二,坚持新闻报道的迅速。时效性强是新媒体所具有,而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大法宝。而对于视时间为生命的新闻来说,许多新闻事件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迅速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给大众,无形中也增加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第三,做好新闻内容的集大成者,以达到“内容为王”。尼葛洛庞帝在其着作《数字化生存》中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他形容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方式上由原来的“推”演变成“拉”,也就是说传统媒体是将新闻节目简化并打包成一本畅销书抛给不同的受众,而新媒体则更像是新闻超级市场,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所有资讯都罗列出来供观众自由选择。这一区别也为新媒体的新闻编辑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搜索到相关信息,并将其重新整合推向市场。这一过程既保障内容的丰富性、观点的专业性、解读的深度化又不失整体的和谐性。第四,语言处理上更需平民化。随着互联网、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所面对的受众占据着社会的各个阶层,而新媒体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又要求编辑人员在语言处理上,需要更通俗化和平民化,具体来说为深刻主题浅显表达;刚性主题柔性表达;抽象主题具象表达。第五,专业知识的充足。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不首先仍要掌握传统媒体所要求的采编写能力,例如敏锐的新闻嗅觉,敏捷的策划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知识结构,不仅能够完成写稿编辑新闻事实,还要学会如何对新闻进行更深入的评论和解读。此外,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数字电视,都具备了图文并茂,声影皆有的功能,以及通过点击传播新闻内容的方式。因而作为新闻编辑,还需要掌握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对现有的图像、图片和视频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并实现新闻传播,久而久之在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媒体管理论文10000字。更多详情请点击工商管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