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学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有关水利工程论文:滩水库大坝稳定性

编辑:

2015-11-11

1.3库岸稳定

右库岸基岩出露高程大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基岩以第三系泥岩砂岩为主,裂隙不发育,地表均为草皮覆盖,调查未发现有坍塌或滑坡现象,库岸较稳定;调查发现左岸基岩出露高程一般小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左库岸有坍塌现象,特别是坝肩一带,表层黄土厚度为7~17m,左坝肩和左库岸均由黄土构成,黄土层属于中-高压缩、中-强湿陷性土,具有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浸泡后将产生库岸坍塌、绕坝渗漏以致于溃坝的危险,因此水库蓄水后左坝肩和左库岸有库岸坍塌的可能。

1.4地层岩性

一是左坝肩段。黄土层厚7~17m,位于第三系泥岩之上,属低液限粉土,土黄色,干燥,稍密状,干密度为1.27~1.64 g/cm3,孔隙比为0.65~1.13,属高压缩性土、强湿陷性土、弱透水层,含水量较低,上部干燥坚硬,1.5m以下稍湿。在水库蓄水后,由于黄土层的强湿陷性,导致前坝坡变形下沉,防浪墙产生不均匀沉降。泥岩(N2):埋置于黄土层之下,草绿色,薄层状,有时夹有薄层泥质砂岩,强风化层厚度1.0~1.5m,上部5.0m透水率为0.66~2.04Lu,属微弱透水层。二是主坝段(桩号0+100-0-025)。坝体填筑土:褐红色,为强风化泥岩土填筑形成,根据勘探和试验等工作查明坝体填筑质量较差,且坝体填筑时清基不彻底,为水库大坝正常运行埋下安全隐患。低液限粉土:层厚1.0~3.0m,局部包含少量砾石,浅红褐色,硬塑状,干密度为1.69g/cm3,孔隙比为0.59,属弱-微透水,具孔隙性、虫孔和植物根孔。卵石混合土层主要出露在主坝段坝基,位于低液限粉土之下、第三系泥岩之上,该层卵石土厚度约为7m,卵石层呈土黄色,中密状,一般粒径为3~5cm,渗透系数为0.003 5cm/s,属中等透水,需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泥岩(N2):草绿、褐红色,基岩埋深7~27m,坝体中部埋深最大,两侧基岩面向上起伏,呈凹槽状,属弱透水。三是右坝肩段(桩号0-025-0-095)。黄土层:层厚3.0~9.0m,属低液限粉土,干密度为1.14~1.60g/cm3,孔隙比为0.659~1.400,属强湿陷性土、中-弱透水层,蓄水将产生湿陷和渗透破坏,导至前坝坡下陷。含细粒土砾层位于黄土层之下,厚度为4.5~10.0m,呈灰色、黄色,稍密-中密状,含泥量达13.5%左右,最大粒径约150mm,渗透系数为0.054cm/s,属强透水层。泥岩(N2):褐红色,呈块状,基岩面埋深7.5~14.5m,基岩透水率约1.16Lu,属弱透水性。

2湿陷性评价、渗透稳定分析及冲刷破坏分析

2.1湿陷性评价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基受水浸湿饱和,经计算:左坝肩黄土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Ⅳ(很严重)级。右坝肩黄土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Ⅲ(严重)级。

2.2渗透稳定分析

根据卵石混合土颗分试验资料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卵石混合土允许水力比降经验值为0.12;坝体低液限黏土和左坝肩低液限粉土将产生管涌型破坏;右坝肩原始黄土和含细粒土砾土都将可能产生管涌型渗透破坏。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水利工程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试论水利工程堤坝防论文  

浅谈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