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公共管理 > 公共政策论文

探索地方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编辑:

2013-12-05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1.多媒体教学。课程组自制了与教学大纲相配套的内容翔实而简明的CAI多媒体电子教案和课件。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利用图片、动画、录像的直观性,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把学生的眼、耳、脑充分调动起来,改变了原有教学方式不够生动、直观、信息量太少等缺点,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网络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全程由主讲教师进行了精心录像,学生可上网随时听讲,而且还可通过网络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扩展学生知识面。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全部上网;课程素材库、公共素材库、案例库、参考资料库、共享资料库、参考网址库都在网络得以展现。目前正在进行网络教学平台升级,逐步实现网上答疑讨论、课程作业处理、网上模拟测试,使网络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到极致。3.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本课程组教师将自己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取得较好反响,部分本科生积极要求参加本课程组的科研工作,改变了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枯燥、没兴趣的状况。定期安排分析化学系列学术讲座活动。近几年,先后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化学科主任庄乾坤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唐波教授、法国皮埃尔教授、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缈伍建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化学系主任包木太教授、旅美学者刘春峰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学者给本科生介绍分析化学前沿知识或讲授分析化学双语课,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成长历程,进行生动、趣味、有感染力的讲解,拓宽了本科生知识视野,使广大本科生及时了解分析化学学术动态及学科发展,增强了对分析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创新能力

组织各种形式的分析化学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对地方水质的综合评价、校园内养鱼池水质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植物组织中有害元素与大气污染关系等具体的学生科研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生产、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如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临沂市质检所、化肥厂、水泥厂、泡花碱厂、食品厂、纸板厂、陶瓷厂、环境监测站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地考查,了解分析化学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在授课时,顺便向学生介绍这些单位都开展哪些分析工作,各单位目前的仪器情况和科研情况等,使学生亲身感受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学习上有了使命感和紧迫感。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从2008年起,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组针对《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五年多了,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受到校内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尤其是学生的一致好评。但课程改革也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尚待加强,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没有及时整理和发表,教学的传承就显得不够系统,主编教材的工作亟待加强;二是缺乏与兄弟院校同类课程间的面对面交流,对课程同仁们教学改革经验缺乏直接的了解。不足之处也是我们课程组今后的努力方向,经过我们今后的不懈能力,我校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会更加合理和完善。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探索地方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更多内容请点击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