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2016中学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命题点:文化常识

编辑:

1970-01-01

【职业】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朋友关系】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o

【年龄】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C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6)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摽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长寿的雅称】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77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三个字,故借指88岁。

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为九十九,“百”“白”同音,故此借指99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为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上寿指90岁以上,中寿指80岁以上,下寿指60岁以上。

另外长寿还有一些别的称呼:而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指60岁)。

【别称】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老师称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堂称寒窗、鸡窗,同学称同窗。

女婿称东床、东坦、娇客。

父母死后称呼加上“先”字,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

同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后称妻为寡、孀,妻死称夫为鳏。

【谦称】

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

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称母亲为家母、家慈。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称舍弟、舍妹、舍侄。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

老、故、逝、终等。

命题点4:地理名胜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中国一词最早在汉语中是首都的意思,“国”是城市的意思,中国则是指“中央城市”。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中华】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也是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此外常说九州八极。九州:中国古代地域共划分为九州;八极:九州之外最边远的地方。九州八极指天下所有远近的地区。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又称“天下”。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一乐山(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自然遗产】(10处)

1.九寨沟(四川,1992.12)

2.黄龙(四川,1992.12)

3.武陵源(湖南,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2003.7)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一云南、荔波一贵州、武隆一重庆,2007.6.27)

7.三清山(江西,2008.7.8)

8.中国丹霞(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2010.8.2)

9.云南澄江帽天山化石地(云南,澄江,2012.7.1)

10.新疆天山(新疆,2013.6.21)

【文化遗产】(30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2.长城

3.敦煌莫高窟

4.明清皇宫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

8.武当山古建筑群

9.布达拉宫

10.丽江古城

11.平遥古城

12.苏州古典园林

13.颐和园

14.天坛

15.大足石刻

16.明清皇家陵寝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18.龙门石窟

19.都江堰一青城山

20.云冈石窟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2.澳门历史城区

23.安阳殷墟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5.福建土楼

26.“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7.内蒙古元上都遗址

28.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29.中国大运河

30.丝绸之路

【文化景观】(3处)

1.江西庐山

2.山西五台山

3.杭州西湖

【中国名胜】

古代四大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四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和四川越王楼

四大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四大名亭——安徽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爱晚亭、浙江湖心亭

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四大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河南应天书院

【四大古都】

十三朝古都——西安(西周、秦、西汉、王莽建立的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时间跨度1200年左右。)

九朝古都——洛阳(所谓“九朝”指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六朝古都——南京(三国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创建明朝,改称南京,是为南京市名之始。)

五朝古都——北京(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首都)

命题点5:科举制度

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中“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阐,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土,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标签:教师资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