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预测题(2016)

编辑:

1970-01-01

16、本能可以使生物对刺激做出复杂的反应。相对非本能反应,本能反应只需要很少的神经细胞。具有非本能反应能力的大脑一定有大量的神经细胞,而没有哪种昆虫的大脑具有如此数量的神经细胞。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

A.昆虫的反应一般是本能反应

B.大脑小于或等于昆虫大脑的生物只能做出本能反应

C.大脑大于昆虫大脑的生物都有能力做出非本能反应

D.拥有高级大脑的生物做出的反应一般不是本能反应

17、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18、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应当和地方人民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是(  )。

A.乡(镇)级以上

B.县级以上

C.市(地)级以上

D.省级以下

19、《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  )责令改正。

A.教育行政部门

B.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

C.当地人民政府

D.国务院

20、药监局对5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效比较,得到结果如下:甲药比乙药有效,丙药的毒副作用比丁药大,戊药的药效最差,乙药与己药的药效相同。由此可知(  )。

A.甲药与丁药的药效相同

B.戊药的毒副作用最大

C.甲药是最有效的药物

D.乙药比甲药的药效差

21、现代学生观坚持(  )。

A.以人为本

B.以教材为本

C.以课堂为本

D.以活动为本

22、下列选项中,对民族乐器“箫”的归类,正确的是(  )。

A.吹奏乐器

B.打击乐器

C.弹拨乐器

D.拉弦乐器

23、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表明,我们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所以迫切地需要这样的奖项来让大家接触文学。这其实和每年我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相类似,这种关注正是说明,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越来越陌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公众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

B.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前所未有

C.公众对于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高

D.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缺乏了解

24、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后是实力,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是英美体系获胜的结果。虽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软实力不够,语言文化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自信心不足,故而才有对英语的崇拜;对英语的崇拜,实际上是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体现。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应加快文化的发展步伐,使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

B.应破除对英语的盲目崇拜,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C.目前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是不正常的,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

D.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对本国语言的保护

25、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及格了

2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于培养(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德智体美

B.德智体美劳

C.德智体

D.德智体美心理

2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是(  )。

A.依法、客观公正、及时妥善

B.依法、公平公正、合理及时

C.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

D.依法、合理适当、及时妥善

28、要求一个人在单独活动、无人监督时,也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使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和方法是(  )。

A.他律

B.自律

C.自省

D.慎独

29、下列作品不是“临川四梦”的是(  )。

A.《牡丹亭》

B.《南柯记》

C.《镜花缘》

D.《邯郸记》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某教师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让绝大部分学习上落后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成才途径和优势,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问题:

请你针对案例中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教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中学教师按出生年代和教龄进行统计

问题:

如果要否定“‘论资排辈’评价教师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这一结论,请简要阐述所使用的论据和推理结果。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减负,往往我们只在作业数量上做减法,治标不治本;让学生爱上作业,甚至做完后意犹未尽,这才是真正的减负。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所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生活之中。”教师必须善于把教科书“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富有创意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

问题:

请结合案例分析素质教育的内涵。

希望编辑准备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预测题,对考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密押预测题 

标签:教师资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