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的定义

2011-11-30 15:08:56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
精品学习网搜集整理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辅导: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的定义,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初始地籍调查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土地的权属、面积、用途、位置等基本状况进行的一项全面、普遍的调查,是开展初始土地登记的前提和基础。

初始地籍调查涉及调查区域内各土地使用单位和个人,因此,开展初始地籍调查前一般均成立以当地政府领导为主,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研究部署、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处理出现的土地权属纠纷。

初始地籍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

(1)编制工作计划、技术设计及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

(2)权属调查:针对初始土地登记申请,对土地使用者,宗地的位置、界址、用途等调查核实,实地标定地界,对界址边长进行勘丈,填好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3)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等外业工作,以及地籍原图编绘、面积量算、数据汇总统计、成果检查和验收等内业工作。

初始地籍调查和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权属、用途等发生变更,土地发生分割、合并等,土地使用者均应提出变更土地登记申请。针对申请变更的项目,随时进行的地籍调查称为变更地籍调查,这是一项地籍管理的日常工作。变更地籍调查包括对宗地变更项目的权属调查和变更地籍测量,并根据调查、测量的结果修改原地籍调查资料,为变更土地登记提供资料。


相关阅读:地籍档案与地籍资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