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砼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策略

2011-12-23 14:37:53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3泵送砼裂缝的防范策略

3.1砼内部的温度与砼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在添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另外,在施工时,可充分利用砼后期强度,或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3.2砼的干燥收缩受用水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应严格控制泵送砼的用水量,即在砼配合比设计中,应尽可能将单方砼用水量控制在170kg/m3以下。

3.3选用合理的粗细骨料

3.3.1粗骨料:根据结构最小断面尺寸和泵送管道内径,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尽可能选用较大的粒径。实验表明:粗骨料5~40mm粒径可比525mm粒径的碎石或卵石砼可减少用水量6~8kg/rn3,降低水泥用量15kg/m3,因而可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

3.3.2细骨料:以级配良好的中砂为宜,采用细度模数2.8的中砂比采用细度模数2.3的中砂,可减少用水量20~25kg/m3,可降低水泥用量28~35kg/m3,因而降低了水泥水化热、砼温升和收缩。所以选用合理砂率是必要的。如果砂率过大,就会影响砼的工作性和强度,而且能增大砼的收缩和裂缝。

3.4掺加掺合料

3.4.1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砼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砼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砼在1~28天龄期内,添加粉煤灰的百分数大致就是温度和水化热降低的百分数,即掺加20%粉煤灰的水泥砼,其温升和水化热约为未掺粉煤灰的水泥砼的80%,可见添加粉煤灰对降低砼的水化热和温升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3.4.2在砼中添加具有减水、增塑、缓凝、引气的外加剂,可以改善砼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同时,掺加外加剂,可使砼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砼的抗碳化性,可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可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并可有效地提高的砼抗拉强度,提高其耐久性。但在选用外加剂时,须注意的是,必须选用干燥收缩小的减水剂或泵送剂。

3.5改善搅拌工艺

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份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从而提高砼强度10%或节约水泥5%,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另外,砼搅拌时间要适当,搅拌时间过短、过长,都会造成拌和物均匀性变坏而增大沉陷。

3.6严格控制和改善浇筑工艺

3.6.1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砼浇筑前,应根据结构物结构尺寸、浇注面积的大小及约束情况等合理进行砼浇筑的工作面划分,保证分层分块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大体积砼分层分块不宜过厚过大,以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3.6.2振捣时间以10~15s/次为宜。对已浇筑的砼,在砼浇筑1~1.5h后,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表面压实,可排除砼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

3.6.3为了控制砼的总温升,减少大体积工程构件的内外温差,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是一个重要措施。根据(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中的规定:高温季节施工时,砼最高浇筑温度应≤28℃。或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棚并采用地弄供料,必要时可向料堆喷水,在搅拌砼时加冰块拌和,对降低砼入仓温度十分重要。

3.6.4砼浇筑时,下料不宜太快,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

3.7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及时进行表面保温

在泵送砼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砼尽早拆模。当砼温度高于外界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推迟拆模时间,以免引起砼表面的早期裂缝。同时,在拆模时,为避免表面温度骤降而引起温度梯度,可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绵等,从而防止砼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

3.8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

砼养护主要是保温和保湿,以减少砼表面的热扩散,降低砼表层的温差,减少砼的干燥收缩,防止表面裂缝。必要时可以埋管在砼内通水冷却降温,效果十分明显。在寒冷季节,砼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泵送商品混凝土,因水泥用量多,单位用水量大,对砂率的要求又较高又添加化学外加剂,致使砼干燥收缩,产生裂缝的潜在危险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在施工时,应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减小水泥用量、选用合理的粗细骨料、掺加掺合剂、改善搅拌工艺、严格控制和改善浇筑工艺、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及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更多内容进入:

精品学习网建筑考试频道 2012年建筑类在线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