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招标师考试《案例分析》辅导资料(7)

2014-12-10 16:47:44 字体放大:  

2015年招标师考试《案例分析》辅导资料(7)

招标程序分析(补充案例)

[背景] 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约8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已完成,核准的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图纸内容和深度满足施工要求,招标人委托某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招标。该招标代理公司着手编制招标方案并按时间先后拟定招标程序如下:

(1) 签订委托协议;

(2) 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3) 在工程所在市的晚报上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4) 发售资格预审文件;

(5) 召开投标预备会;

(6) 编制招标文件;

(7) 从招标人提供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

(8) 组织对资格预审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并通知其资格审查结果;

(9) 向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发售招标文件,同时要求其提交投标报价30%的投标保证金;

(10) 分两批组织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

(11) 接受投标文件,组织开标会议;

(12) 组织评标委员会评标,出具评标报告;

(13) 退还未中标人投标保证金;

(14) 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15) 发出中标通知书;

(16) 招标人定标,并开始与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进行合同价格谈判;

此外,计划工期内物价波动幅度小,招标代理公司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向招标人推荐了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

[问题]

(1)指出上述招标程序的不妥之处,逐一说明理由。

(2)本案中招标代理机构建议的合同类型是否妥当?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