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案例:湖滨公园环境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2012-09-26 17:21:56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施工案例:湖滨公园环境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建筑方案研究:湖滨公园环境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星子县北倚世界文化名山——庐山,南濒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有“庐山之美在山南”的秀峰,鬼斧神工的观音桥,道教圣地的太乙村,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八大景区,八十多个景点,四百多处景观沿庐山南麓连成一片。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僧人道徒曾来此寻幽探胜,或吟咏盘恒。 星子还是著名浪漫诗人和理想主义者陶渊明的故里。秀美的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座千年古邑成为江南名城中的一朵奇葩。

1、工程概况

根据《星子县旧城改造(湖滨大道——冰玉南路)详细规划》要求,整个湖滨公园是由冰玉涧路、理想大道及紫阳路等围合起来的区域,其中主景观是五柳广场,它位于星子县城中心黄金地段,东接冰玉南路,西连理想大道,北系紫阳路,南临鄱阳湖。用地呈带状,总面积约3.4hm2。五柳广场的建成将构成星子县政治、文化、观光旅游的休闲中心,属星子县城重大建设工程项目。

2、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构思与理念

历史是现实的凝固,现实是流动的历史[1].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创造良好景观的同时,使城市景观具有地域文化背景,让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使外地游客领略到地域文化特有的风采。通过对当地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后,笔者认为,五柳广场不仅流淌和承载着星子县千余年来的文化历史,而且还要展示星子县未来的旅游观光文化名城的雄风。因此,五柳广场的环境景观设计构思中应表达如下的理念:

2.1 分体现延续设计思想

星子县号称“中国石材之乡”,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政府在考虑经济转型的基础上规划了旅游业的发展大思路,而本次湖滨公园的建设正是其中一个部分。湖滨公园的实施不仅可以带动和提高县城的知名度,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同时也能激发市民的自豪感,陶冶人们的情操。笔者充分理解前期详细规划和旅游规划意图,并使其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延续与强化。

2.2 充分体现地区性文化特征

俗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地区性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城市文化生长于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它是人们根据地区特征,将影响城市文化发展的最具有活力的要素,进行最佳组合的结果,是人们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着眼于地区特色,创造城市文化,是对城市文化高层次的追求,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压倒一切的趋同性的压力,城市个性的觉醒[2].场所塑造最重要的任务是提炼文化的精髓,使场所具备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氛围。星子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名人辈出。这些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通过对这些浑厚的历史积淀的升华与提炼,设计者认为塑造五柳广场最能体现诗人故里的特征,从而创造出富有时代感的文化旅游特色场景。

场所精神归纳:

诗人陶渊明之故里——星子。

名山—庐山;名湖—鄱阳湖。

名人——王羲之、李白、苏轼、周敦颐、朱熹、康有为、周恩来等驻足于这画山秀水之间,寄情山水,乐而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

名城—千年古邑。

桃花城—对《桃花源记》的解读,菊花乡—“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诗境。

星子的外滩—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设计回归。

2.3 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个思想既不存在人对自然的征服,也不存在自然对人的主宰,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态度,且从根本上成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3] 。在本设计中,笔者追求人文思想在自然中的激活,追求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最终达到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

五柳广场属湖滨公园主景观范畴,浩淼鄱阳湖,古堤遗址,冰玉涧均在其中。基于对上述场所精神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公园规划设计为 “一心、两层、八景”的空间脉络架构。

“一心”:指位于本公园的核心广场——五柳广场。五柳广场构成本设计方案的主景,成为统领全园的灵魂。

“两层”:指防洪大堤(菊堤)堤上与堤下两个层面。

“八景”:指湖滨公园八个主要景观节点。即起景——理想大道, 过渡——荷田?栈桥, 高潮——五柳广场、桃花溪、菊堤、阳光沙滩?古堤遗韵, 余景——彩虹天地, 结景冰玉涧。

3、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

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汁,与旅游组织安排,现代景观与旅游规划设汁,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为游人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文化与历史的的新奇、生理与心理的满足。[4]以此为出发点,笔者认为将以上层面的内容,通过文化整合并结合景观设计结合可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

3.1 理想大道

理想大道的绿化为一板二带式结构,即人行道绿化带、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隔离带。人行道绿化带选用常绿树种香樟、隔离带地形作坡向处理,树种选用碧桃、石楠、红花酢浆草、丽盆草,整个植物搭配乔、灌、草层次分明,线条自由流畅。营造出一条富有特色和时代感的大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无声无息的叙述着诗人的故事。快速的车道,灼灼其华的碧桃,优美的线条,将游人带入一个理想的世界。

3.2 荷田,栈桥

利用原有的排涝站改建成一个面积约为2714m2的荷花观赏区,使其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池边驳岸采用对比的手法创造景观特色:曲与直、规则的几何线条式石驳岸与自由流畅的生态式驳岸在这里形成了愉悦的对话。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洁白的卵石、纯洁的荷花、优美的亲水亲荷栈桥与城中的爱莲池交相辉映,再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风韵。

3.3 五柳广场

3.3.1 五柳广场的空间环境

五柳广场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位置,由理想大道、荷田?栈桥、桃花溪、菊堤围合而成。平面呈斜式梯形,设计以陶渊明人物雕塑为主。根据地势特征,主体广场设计为下沉式。广场北面与理想大道相接,由景观石球、汉白玉雕塑小品(刻录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构成广场的主入口,通过对地形的高差处理,并通过地面铺装石材的变化与高大树木共同形成网络空间。广场中心设有陶渊明人物雕塑一座,其周边种有五棵大柳树,并与《五柳先生传》汉白玉雕塑小品共同形成一个圆形。广场南面设有两组现代旱喷泉,通过石刻的方式在其四周精选布置了陶渊明著名的七首诗:《桃花源记》、《归去来辞》、《饮酒诗五》、《饮酒诗七》、《归园田居一》、《归园田居三》、《五柳先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