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商学管理 > 商学观察

经济学大师张五常是怎么读书的

编辑:sx_zhanglz

2017-08-02

经济学大师张五常认为:兴趣是培养不出来的。反之,可以培养的是集中思想,而集中思想可以产生兴趣。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原则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知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知识’,张五常认为:理解是记忆的代替。

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而为了真正理解知识,张五常建议,主要需要改变两个坏习惯:

听课时狂抄笔记;

把每个章节分开读。

细细分析,这这两点不仅有道理,而且还符合认知科学的习惯。

第一点:听课时狂抄笔记。

相信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学习习惯,并且很多人还以在课堂上写出漂亮工整的笔记而自豪。然而但这一点是错的。

认知科学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一个超出多数人常识的一个原理:‘必要难度’。如果将人类的大脑比作一个硬盘的话,那么每次记忆和回忆就相当于在这个硬盘上面去写入和擦除。以前人们以记得‘又快又好’为记住的标准,但最新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记忆的时候太容易,那么回忆的时候就会比较费劲;反之,如果记忆的时候用一些方法估计设置一些障碍,也就是这个过程存在‘必要难度’,那么,回忆的时候会更容易。

所以,如果听课时拼命地记笔记,那么一来会影响对于知识的理解,二来老师边讲边记笔记,你会听得太明白,写入太容易,从而导致回忆困难。那样,一段时间后,只能是忘记。

反之,如果我们略微增加一下写入难度,比如隔几个小时后再去写笔记,或者在课上只记录那些不理解的点,其他的交给大脑去理解,这样未来回忆时会更容易。也就是说,你真正记住了那些学到的知识。

第二点:把每个章节分开读。

因为上课时战线拉得比较长,比如大学时往往用 14 - 15 周的时间才能讲完一门课,所以学习时也很容易将章节拆开来学习。但这样就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张五常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其实,不只是章节之间不要分开读,甚至,最好一次也不要仅仅读一本书。

人类大脑有很强的模式处理能力,它能快速地将事物之间的关联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来。具体到读书学习上面,就是要看不同的章节之间甚至不同的书籍之间都提到了哪些相同的或者相关的概念。

比如,如果你要学习计算机导论,那么最好的方式不是找一本评价最好的教材来读,而是一次找一堆相关的教材,看其中所有人都提到了哪些概念,然后再针对这些概念去深刻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从同一个概念的不同举例中看到了这个概念真正的含义,更能够掌握一项独特的技能——不依赖于别人评价,自行判断书籍的好坏。

标签:商学观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