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奴才轻人才:一个营销团队的“朱元璋综合症”

2012-09-14 14:05:28 字体放大:  

好马往往是烈马

中国有句古话:好马往往是烈马。讲的就是奴才听话没本事,人才有本事难驾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奴才得势的时候多,人才在一些关键时期起过重要作用,但多数情况下失势,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由于老板们的“朱元璋综合征”在作祟。

根据企业的用人规律,我们绘出了一个人才得势曲线图:

创业时期或当事业发展不顺利时,企业需要人才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然而一旦大功告成,老板就会逐渐嫌弃起人才来,认为他们个性独立、性格倔强,无法接受他们的犯上直谏,于是往往导演出一幕幕“卸磨杀驴”的悲剧来。

尤其是目前的企业营销界,可以说是人才济济,然而真正得到老板肯定并得以施展抱负的却寥寥无几。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优秀的营销人员往往有个性,不愿意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对老板说不,因此被老板视为目中无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部分老板管理方式粗暴,缺乏驾驭人才的技巧,习惯于下命令,容易让人才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驾驭优秀的营销人才呢?

如何驾驭人才

首先让我们从灵提说起,灵提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猎犬,也是极其难得的纯种犬,它是野兔的天敌,捕猎很少出现失误。一般情况下,五条灵提能围攻一头雄狮,三条灵提能对付一只猎豹。灵提身材高大,通体修长,显得华美而高贵。

灵提广受人们尤其是贵族的喜爱,而其之所以得宠,在于其内在特质:对主人的爱矢志不渝,无论环境多么险恶,他都会追随主人,完成指令,永不背叛;另一方面,灵提懂得自尊,矜持中带有几分傲气,有时甚至是桀骜不驯,它的所作所为显示出它是人的伙伴而不是低声下气的奴仆,主人对它发出的指令必须是友好的、邀请式的,强迫命令或苛求只能适得其反,打骂和责罚更会使它和主人恩断义绝。正因为如此,豢养灵提的人,都会以更多地抚爱和温情来征服它。

从仿生学角度来看,灵提就相当于能力卓越、个性突出的人才,而哈巴狗则相当于敏感机灵、乖巧可爱、习惯于看主人脸色行事的奴才。管理优秀的人才与驾驭灵提的方法非常相似。

老板要对人才充分尊重,将其视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而不能对其颐指气使、疾言厉色、呼来唤去。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只要老板放下架子,懂得关心体贴人才,与其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人才往往会迸发出强大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要及时肯定人才作出的成绩。精英们大都心气很高,愿意以自己的能耐为公司出力,表现自己,因此,老板要让他们感到你是那种认同“能者居其上”的领导。对待他们不能过于死板,过于公式化。对他们作出的成绩,即便是一丝一毫也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褒赏,这样才会他们体会到老板的重视与信赖,从而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老板。

切不可让奴才领导精英,或者让精英领导奴才,否则只会激化内部矛盾,甚至导致刘伯温与胡惟庸之类的悲剧重演。

对待人才要用人不疑。很多白手起家的老板往往重蹈朱元璋的覆辙,成功之后往往会变得疑心重重,对自己的创业伙伴和经营骨干防范有加,而且无端生忌,让下属无所适从。这样只会造成下属离心离德,让奴才有可乘之机。

对人才充分授权。《孙子兵法》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意思是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以掣肘的,就能取得胜利。对于人才,管理者应赋予一定的权力,不去干预或牵制他们的具体行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老板要正确看待人才对自己的顶撞。有本事的人免不了自视清高,敢于坚持己见,甚至顶撞上司。对此,正确的做法是:如果顶撞者的意见确有可取之处,管理者应以宽广的胸怀和诚恳的态度,主动接受,切不可明知自己不对却以势压人;如果顶撞者的意见是错误的,管理者也不要因此而训斥他,要就事论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心服口服。

发脾气勿忘善后。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脾气再好的老板也会动肝火,但对于有能力的下属,老板发完脾气后,一定要及时予以安抚,并在适当的时机找个理由表扬他们,帮他们挣回面子,赢得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