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谷良:商学院定位要创新

2010-11-09 15:43:05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在汤谷良看来,无论是获得下一步仕途的晋升,还是借职务优势有一些个人收入,抑或是成为某某课题、项目的主持人,如果是通过院长这一平台获得的,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汤谷良还认为,如果做院长的同时将以上事情看得很重,那么将丧失公信力,师表师德无从谈起,将商学院带向一个新的高度更成为空谈。 对于国内商学院的这些问题,汤谷良坦言没有找到很好的限制方式,“因为是制度的问题”。但是同时对于商学院院长的职责,他有自己的认识:应该谋求商学院组织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个人利益的满足。

美国商学院提出,商学院院长应该同时具备四种身份:学问家、政治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汤谷良认为,学问家的身份无疑是第一位的,企业家的身份也很重要,然后才是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 院长首先是一位学术领域的学者,若在学术领域无建树,既不利于行政管理,也不利于商学院的发展。“作为一个院长,他最根本的身份是一位老师,一定要具备专业领域的教育和研究能力,否则学生到你这里学什么?学的肯定不是如何挣钱,学的一定是思想和理念,所以有自己的思考是老师安身立命所在。”

其次,商学院是一个研究商业运营的组织,商学院需要赢利,“不能赢利的商学院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商学院”。由此说来,院长的企业家身份显得尤为重要。举例来说,比如商学院的MBAEMBA项目,如果没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商学院同质化严重,肯定不能做到持续进步。美国知名的商学院院长往往忙于两件事:搜寻合意的教师和提高商学院品牌影响力。在办公室里面很难看到院长的影子,他们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寻觅优秀的商学院教授和学员。汤谷良笑称,整日坐在办公室里的院长,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院长,没有尽到社会活动家的责任。

汤谷良对商学院院长政治家身份的理解独树一帜。他认为,从概念上理解,企业家关注的是效率,利润是第一位的,垄断是企业家所追求的;政治家讲求的是全局,关注公平、和谐。企业家会关注今年挣多少钱,明年挣多少钱,至于未来10年,那是以后的事情;政治家不仅考虑到今天,也会兼顾到未来,所以讲求低碳、环保和社会责任。商学院作为一个特殊性质的企业,也要讲究全局观,关注社会责任,作为商学院院长同样要有政治家的意识。 汤谷良认为,会计学出身的院长与其他专业的院长相比,有三点不同:①规则导向,任何事情都讲求制度;②量入为出,重视预算,对任何项目收益的评估都很重视;③讲就透明度,所说所做经得起审计。

汤院长相信,不仅仅是商学院,整个社会有关公平、公正等问题的根本就在于透明度,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我当院长的目的一定是要试试,能否让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商学院要挑战发展战略

在汤谷良看来,商学院完全不是行政机构,不完全是学术研究机构。商学院要关注赢利能力,此能力包括商学院的赢利和毕业生的薪水两方面。不能挣钱的商学院不叫商学院,只能说与企业相比挣钱的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一样的。“如果商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会挣钱,那这个商学院一定是有问题的。”事实上确实如此,国外商学院排名中,毕业生入学时的薪酬与毕业后的薪酬比较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国内商学院进入全球商学院排名百强的,只有中欧—中欧未必是国内学术研究能力最强的,但是在该指标上却得分甚高。

商学院与企业在领导力、执行力、组织文化、战略等方面是相似的。不同点在于:首先,商学院经营的是人力资本,企业在经营人力资本的同时,更多的是货币资本;其次,商学院经营的领域更多是跨企业经营,如很多EDP、MBA项目中,有来自海外的,也有来自企业的教师,这就是跨边界组织。商学院与企业相比,院长与CEO相比,院长在经营上更“软”一些,CEO更“实”一些。

经营好一个商学院,对人力资本的经营是重中之重。汤谷良认为,一个商学院教师是否合格,从经济收入的来源上可略见一斑。美国商学院教师个人收入三分之一来自于学校,三分之二来自于学校之外,此收入结构对商学院教授很有挑战性。可以发表一流学术文章的教授,在MBA讲堂上被人赶下课堂的也不在少数。一个标准的商学院教授能够通过与企业的接触,带来经济收益。商学院教授需要既能做学术研究,每年发表学术文章,也能做讲演,讲课。

商学院的凝聚力文化

汤谷良希望能为中国商学院的去行政化做一点贡献,打造一个更鲜活、更快乐的商学院是汤谷良要做的第一步,对于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汤谷良给出三点规划:深度国际化、引领商业模式和企业创新、打通资本市场。

“我希望国际商学院不仅仅在名字上体现‘国际’两字,国际化应该是外经贸商学院的灵魂所在。就如哈佛从来不会标榜自己要国际化一样,我们希望可以引领国际化。”对外经贸国际商学院的国际化具体说来体现在四方面:①教师、学生的国际化;②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的国际化;③国际化的认证;④学术影响力的国际化。

商学院有很多资本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打通资本市场,例如和证监会、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推出一批研究报告来打造商学院的品牌。

另外还要紧盯商业创新,寻找当下热点行业,分析商业模式创新在哪里,如房地产和医疗行业,借此更好的为企业用户服务。汤谷良同意明茨伯格的一句话,“1960年代的导师培养1980年代的学生,应对21世纪的挑战”。汤谷良认为,商学院要降低知识教育,“商学院不是学习什么叫管理?什么叫战略?什么叫组织行为?一定要减少这些概念性的教育”。汤谷良更看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学习一门学科,带来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