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存款

索引

对公存款是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吸收的企事业单位的存款。

什么是对公存款

对公存款是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吸收的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对公存款的概念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对公存款是相对于储蓄存款而言的,在各项存款中剔除储蓄存款可视为对公存款。它包括经济组织存款和财政存款两部分。

狭义对公存款是指属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业务范围,能为自己经营与发展带来效益的存款。

对公存款的特点

1.与储蓄存款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对公存款与储蓄存款相比,具有数额大、成本低、流动性强等特点。

2.对公存款自身发展的新特点

(1)存在客观的合理量。

(2)其数量与银行借款具有一定比例关系。

(3)存款变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4)存款期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银行吸收对公存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部门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组织存款在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

1.组织对公存款是银行发展的基础。

2.组织对公存款是竞争的重点。

3.对公存款是经营资本金在周转循环中间歇游离为货币形态的资本。

对公存款的种类及来源

对公存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种类,一般有以下划分方式。

1.根据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和统计归属划分,银行对公存款可分为企业存款、农村存款、信托存款和其他存款。

2.按存款单位性质划分,对公存款的种类有工业存款、物资供销企业存款、商业存款、外贸企业存款、“三资”及集体工商企业存款、私营和个体工商户存款。

3.按对公存款的期限划分,有单位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两种。

4.按币种划分,可分为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5.按结算方式划分,可分为现金存款和转账存款。

6.按照存款单位的特殊要求划分,有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

通知存款,是企、事业单位按银行的起点金额(一般起点为l 000元),将暂时不用的资金,一次存人银行、不定期限。由银行签发存折,客户可凭折一次或分次提取存款。

协定存款,是企、事业单位与银行通过协商后签定《协定存款合同》,确定企、事业单位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和协定存款户两个账户,同时使用,并与银行商定其结算户存款保留的最低额而形成的存款。

影响对公存款变化的因素

对公存款的增减变化是影响对公存款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外部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

2.国家金融政策

3.商品价格的变动

(二)内部因素

影响单个商业银行对公存款变化的具体因素如下。

1.竞争性利率因素

2.办公场所的外貌和从业人员素质

3.银行的服务水平

4.资金实力

对公存款目标管理

(一)目标的选择

从发展的趋势看,经济总是增长的,销售额也总是在扩大,正常情况下企业存款会持续增加。因此,选择“稳定增长”作为企业存款管理的总目标,合情合理。

(二)实现目标的组织保证

实现目标,银行内部必须按现存体制和部门分工确定责任制,目标要落实到组织,落实到人,要有监测和考核。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各级企业存款领导小组。

2.明确内部职能部门的分工。

3.企业协助工作落实。

4.落实责任和考核。

(三)实现目标的监测和调查研究

监测是掌握企业存款管理的动态,发现差距;调查研究是配合监测,具体揭露矛盾,解决问题。所以,二者结合,是存款目标管理的反馈调节过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如

1.指标执行进度监测。

2.部门履职情况监测。

3.大户存款下降原因的监测。

(四)对公存款目标考核体系

1.存款目标

存款目标.指存款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的纵向数量、横向比例及人均存款占有量。包括存款净增额、日均增长额、人均存款额、同业横比。

2.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指营业网点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质量指标,包括出纳差错率和会计差错率。

3.效率目标

效率目标,指工作效率提高程度的指标。包括人均业务收付笔数增长率、人均存款量增长率、存款户数增长率等。

对公存款调查与分析

调查与分析是对公存款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对公存款管理同一工作中的两个阶段。调查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调查统计的目的。

在实际工作中,对对公存款的分析,一胶包括纵向比较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两种方式。纵向比较分析是将本期存款实际状况与上期(或历史同期)进行比较,对其数量增减结构变化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横向对比分析,通常是指将本行的存款变化情况与他行或当地金融机构存款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一)对公存款数量增减变化分析

对公存款数量增减变化分析,主要是了解对公存款变化方向和差异,从中找出变动的主要原因,为银行自身改进工作和上级领导决策提供资料依据。

对公存款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2.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3.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

(二)对公存款的结构变化分析

对对公存款结构变动的调查、分析,主要是根据事先确定的目标,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结构变化情况:一是按统计口径分析企业存款、农村存款、信托存款和其他存款之间的结构变化。二是按企业性质分析工业企业存款、商业企业存款、物资供销企业存款之间的结构变化。三是按信贷关系分析有贷单位和无贷单位存款结构变化。

(三)对公存款的市场占有量分析

在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分析其存款变化必须与当地金融系统存款变化一起分析,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清楚地掌握存款变化原因找出本行工作差距。

这一分析方法,主要是根据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汇总报表数据,与本行自身情况进行的比较;并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对本行对公存款与同业所占比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差距,研究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对公存款的竞争方略

(一)对公存款竞争方略

1.扩张方略

这是指变守势为攻势。一家银行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建立了主要的服务基础以后,仍要坚持金融创新意识,不断地增加新的、广泛的相关服务项目,使顾客能在一家银行得到较完整的服务。

2.巩固方略

要克服四平八稳的作风,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做好以下工作。第二从源头抓起,提供优质服务。第二理顺各方关系,完善激励机制。第三建立信息网络,完善内部管理。

3.差别方略

这里指的是对公存款,包括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行业。其中由于时间差、地区差、质差、量差等因素,客户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据此,银行在吸收资金方面的创新要因需而设,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

(二)提高公存市场占有率的途径

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同业竞争的加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和金融工具的创新。随着客户对收益高、流动性强的金融资产的强烈追求,对银行组织对公存款的传统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开拓对公存款的业务范围.创造新的筹资工具,适应新的经济金融格局发展要求,是银行对公存款营销工作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提高对公存款的市场占有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通过资金市场吸收存款。

2.通过向证券市场渗透吸收存款。

3.通过开展中间业务吸收存款。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