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公务员报考指南

14年山西录用公务员报考政策

编辑:

2014-10-10

六、关于填写《报名登记表》和准考证使用

1、填写《报名登记表》需要注意什么?

填写《报名登记表》,必须真实、全面、准确(其中报名登记表所填写的专业应当与本人所取得的高校毕业证书上所载明的专业一致)。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所有报考人员均需填写《报名登记表》。

2、对准考证使用有哪些要求?

考生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准考证,参加考试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

七、关于公共科目笔试

1、公共科目笔试是如何设置的?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范围和题型,请参阅《山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2、什么时间进行公共科目笔试?

公共科目笔试的时间为2014年4月27日。其中,上午9:00—11:0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下午14:00—16:30进行申论考试。

3、如何查询笔试成绩?

2014年6月中旬,报考人员可凭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和报名序号登录原报考网站,查询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和进入面试情况。

4、如何划定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

笔试结束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贫困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

八、关于面试

1、如何确定参加面试人选?

笔试成绩公布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从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考生中依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资格复审的人选;若最低合格分数线内人数未达3:1的,按实有人数确定。

报考法院、检察院系统法警职位和公安机关等人民警察职位的,按规定需进行体能测评。体能测评安排在面试前组织进行,不合格的不能参加面试。参加体能测评的人数在笔试成绩达到合格线的考生中,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计划录用人数的5倍确定(笔试合格人数不足的按实有达线人数确定)。招录机关从体能测评合格人选中按照计划录用人数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面试资格复审人选。如体能测评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达不到3:1的,按实有人数确定。

2、如何查询是否进入面试?

各职位参加面试的人员名单将在面试前统一在山西人事考试网上公布。报考人员可登录山西人事考试网查询。

九、关于体检和考察

1、如何确定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招录机关按照考试综合成绩(包括笔试和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确定参加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2、体检和考察由谁负责?

报考省直机关和地税系统职位的,体检和考察工作由省直招录机关负责;报考市级及其以下机关的,由市委组织部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3、体检依据什么标准进行?

体检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2010年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2010年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等规定进行。

4、在什么机构进行体检?

体检应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报考省直机关和地税系统职位的,将在省会太原进行;报考市级及其以下机关职位的,由所报考市委组织部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规定组织进行。

十、关于报考人员违纪违规处理

报考人员应当遵守招考的有关要求,服从公务员主管部门、公务员考试机构和招录机关的安排。对违反规定的,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分别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取消(不予)录用、五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等相应处理。违纪情节严重的,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或公务员考试机构向报考人员所在单位(学校)通报,追究其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十一、关于考试辅导教材

1、是否有指定的公务员考试教材和培训班?

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教材,也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培训班。社会上凡称与本次考试相关的复习教材、培训班、网站、上网卡等误导报考人员的,均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无关。

2、报考人员如何备考?

报考人员可仔细阅读《山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以及各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准备考试。

十二、关于《山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的适用范围

《山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仅适用于本次公务员招考。

报名政策咨询电话:

省委组织部:0351-4019351

省人社厅:0351-3083737

咨询时间:2014年3月24日至31日工作时间

ps: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以上就是山西录用公务员报考政策的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