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热点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生态移民

编辑:

2010-09-20

【核心观点】

(1)“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如果生态移民可以成为村民通向美丽新世界的一扇窗口,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发展、提高,那么生态移民将成为保护区人民自我提升与发展的好时机。因此,生态移民不能盲目移,要在行动之前做好规划,解决怎么移、怎么安置等问题,使生态移民成为群众整合优质资源的发展机遇,成为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行为。生态移民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加大社区共建的力度,使相互矛盾的两方面相互协调,早日走向双赢。

(2)“生态移民”或许是是从根本上,对偏远地区群众进行扶贫的可行之路“之一”,但是戴斌老师需要客观地说,只是“其中之一”,但不会是“唯一对策”。但是多年的实践来看,中宜教育的戴斌老师认为,我们需要解决移民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要解决好移民的生活、生产问题,通过金融贷款支持统一考虑,能享受低保和新农保等政策的尽量纳入范围;另外,生态移民点上的基础设施配套要完善,水、电、路、村部、商店和学校等各方面建设要跟上;对生态移民要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确保一户有一位掌握农业技术的人员;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各单位进行对生态移民的对口帮扶工作,齐心协力帮助生态移民。生态移民决不能“一搬了事”。

(3)生态移民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所以主要的、唯一的标准就是被迁移者在原居住地是否已经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已经构成潜在的威胁。至于这些人的生活状况或者生产方式如何,不应该成为启动生态移民的主要原因。因为判断一种生产或生活方式是否合适,除了衣食住行这类客观标准外,还有这个人的主观意愿,包括民族、文化、宗教、社会、传统、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不违反法律,不影响他人,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任何人无权强制。政府和其他人不能越俎代庖,强制他们接受自以为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很多时候,生态移民虽然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移民是减少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破坏的最好办法。通过迁移或相对集中区域内人口,杜绝人类在生态脆弱区的开发性活动,把这些人力暂时难以恢复的区域设为“生态无人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其先绿起来,这是从整体上保护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可是,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移出去的人们怎么活下去,怎样才能活得更好,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实践证明,任何移民工程的成功,都是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于生态移民来说,迁出地的推力往往难以起到作用,决定性的因素是迁入地的拉力.即迁入地为他们创造了什么适合他们的条件,用什么来吸引他们迁移,用什么来保证他们定居。


 

标签: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