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来源:互联网 编辑:lixy

2012-05-21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提供2012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供考生参考。

一、考试科目和结构

2012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申论》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科目代码,然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科目代码,然后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准确迅速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重点考察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理解把握语句各类表达方式的能力,以及阅读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重点考察运用科学原理、概念和标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对形象和空间关系准确识别、把握和思维的能力,以及判断、推理、演绎、归纳和批判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

数理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包括对数据的分析、运算、推理能力。

常识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题型介绍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给出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要求报考者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能够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的词语。

例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____的不智之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削足适履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D、舍本逐末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给出几个句子,要求报考者找出最符合题意的语句。

例题:下列给出的几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__。

A、阅读理解正确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B、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C、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D、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给出一个语段或一篇短文,要求报考者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找出与题意最相符合的选项。

例题: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____。

A、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能力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一种题型:科学推理。要求报考者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自行车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而行驶的,两个车轮与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A、前轮向后,后轮向前B、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C、前轮和后轮都向后D、前轮和后轮都向前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在每道题中,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命题假设给出的概念的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从中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