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公考行测真题

编辑:

2014-08-01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针对下列图、表或文字回答问题。考生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处理。

一、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86-90题:

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

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

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

86.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

A.80%      B.90%      C.20%      D.10%

87.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  )

A.3.3小时      B.4小时       C.4.4小时    D.6.6小时

88.实行40小时工时制时,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停工占去百分之几?(  )

A.10            B.45           C.50          D.55

89.实行40小时工时制与实行44小时工时制相比,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  )

A.提高10%      B.下降10%     C.下降15%    D.下降50%

90.若实行35小时的工时制,而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性工时分别是1.6、1.5、0.4小时,则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

A.80%        B.85%      C.90%        D.95%

二、下面描述的是某国1973-1983年小麦进口状况(单位:百万吨),根据下图回答91—95题:

91.从1973年到1977年中,该国共从亚洲国家约进口多少小麦(百万吨)?(  )

A.450      B.400     C.350     D.300

92.该国小麦年进口量大于200百万吨的年份有几个?(  )

A.2    B.5     C.6     D.8

93.该国在哪一年,自亚洲以外其他国家进口的小麦数量最多?(  )

A.1983年      B.1981年     C.1978年       D.1976年

94.该国在进口小麦几乎完全依赖于从亚洲进口的这一年中,进口的小麦总量比上一年约减少几个百分点?(  )

A.16      B.20      C.60      D.90

95.在小麦进口总量最多的那个年份里,从亚洲进口的小麦量与从亚洲以外的其他国家进口的小麦量之比约为:(  )

A.1:3      B.3:2      C.2:1       D.1:2

三、根据下表回答96—100题:

城镇新就业人数                                             单位:万人

项  目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总计

一、 就业人员主要来源

城镇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

其他

二、就业人员安置去向

全民所有制单位

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

从事个体劳动 544(空缺)

96.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  )

A.1981      B.1982       C.1983      D.1984

97.下面四个年份中的哪一年里,城镇新就业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但新就业者中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人数却比上一年增加了?(  )

A.1981       B.1982       C.1983      D.1984

98.从1979年到1982年,哪一类人的就业人数增减变化与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

A.城镇劳动力

B.农村劳动力

C.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

D.其他人

99.城镇新就业者中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数增减率变化最大的是哪一年?(  )

A.1980       B.1981      C.1983        D.1984

100.与1978年相比,1984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安置的的城镇新就业者的人数比例大约减少了多个百分点?

A.8      B.14      C.20        D.26

以上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2010年山东公考行测真题,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标签:行测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