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务员2012年考试行测B类真题深度解读

来源:互联网 编辑:lixy

2012-08-27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提供江苏公务员2012年考试行测B类真题深度解读,供考生参考。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近年来,江苏省公务招考形式形式趋于稳定,根据职位不同,笔试阶段分为A、B、C三类,B类试卷主要针对国家机关和相关机构中,从事机关内的专业技术工作,对机关的业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职位;直接将各项具体规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的职位。

B类试卷行测部分分为五大版块,分别是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所涉及的基本题型有知觉速度与准确性、片段阅读、选词填空、文章阅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类比推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资料分析等。2012年江苏省考B类试卷最大的特色为题量不变,试卷难易程度适中。

以下为教育专家对部分题型的详细解读: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今年江苏B类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题量均保持不变,总题量为15道,主要考查题型仍为片段阅读、文章阅读和选词填空,各题型各占5道的题量,且考点也几近相似,下面分题型详细介绍。

1.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的题量从去年开始稳定在5道,考查重点为主旨观点型题目,另外涉及1道细节理解题目与1道词句理解题目,这一考查趋势与2011年基本相同。

【例题1】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总是曲里拐弯,充满细节、血肉,剪不断,理还乱。在是否宜居方面,与摩天大楼相比,苏州园林、四合院并不落后;与以购物为唯一目的的超市相比,庙会、集市带来的不是混乱,而是更顺乎人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其实并不混乱

B.表面纷乱的传统生活有自己的魅力

C.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比现代生活更好

D.摩天大楼和超市代表的现代生活缺乏人情味

【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文段首先指出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总是“曲里拐弯,充满细节、血肉,剪不断,理还乱”——乱;接着由“并不落后”、“更顺乎人情”我们可知,作者对这种表面的乱背后的实质是认可的,甚至是赞美的,认为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的。且全文落脚点在后半部分。故正确答案为B。

2.文章阅读

文章阅读的考查仍为一篇文章材料,5道小题,材料选取为科技类,这也是历年来江苏省考试文章阅读选材所青睐的类别,考查内容主要为常见的选词填空、细节理解、文意理解等考点。今年与去年相比,取消了标题选择的考查,回归了2010年对文章段落层次划分的考查。而这些都是江苏省文章阅读题目的常见考查内容。

【例题2】①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是提出理论,并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如果假设通过了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审美观点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②科学中有很多理论已经被充分证实并被确认过无数次,它们被称为“公理”。我们不大可能在某一天发现,血液不是循环的,或者地球并没有在环日轨道上。

③这些________的事实并不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假说,它们也不是科学家们的兴趣关注点,因为它们已经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家只对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感兴趣。

④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情而非已知事物。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科学家们必须一直身处已知的前沿。当然,这里是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的地方,但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即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

⑤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当科学家通过观察法证伪一个理论或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理论的事实全都扔到一边。

⑥相反,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

⑦科普作家在一篇题为《错误的相对性》的文章中谈到我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是如何完善的。

⑧他首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地球是平的”这一古老信念是愚蠢的,在平原上(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平原),地球看上去相当平坦。应该试着对不同的理论进行定量的比较,看结果会告诉我们什么。

⑨“地平理论”说每公里的曲率为0。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很接近真理。

⑩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根据影子长度不同,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英里,那么这个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这个数值非常接近0。

这从0到0.000126的差别解释了为何我们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放弃“地球是平的”这一观念,并转而相信地球是球状的。

下列对这篇文章层次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⑦-⑨/⑩-

【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文段第①段总括提出了新理论的诞生模式。第②—④段说明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科学家研究的问题。第⑤—⑥段说旧理论和新理论的关系。第⑦—段用地球形状理解如何完善的例子证明了新理论和旧理论产生差异的原因。故文章的层次划分应是B项。

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近两年来稳定在5道的题量,主要考点为成语、实词和虚词,而成语为重点考查对象,这一整体考查趋势与2011年持平。其中对成语的考查综合性明显增强,表现在两空成语占2道的题量,实词+成语、实词+虚词各占1道的题量,另外涉及1道两空实词。

【例题3】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________,把握机遇,就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然而,机遇又像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偶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如果你不懂珍惜,她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________ 。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 捶胸顿足 B.息息相关 扼腕叹息

C.休戚与共 后悔莫及 D.生死攸关 自怨自艾

【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B。“生死攸关”指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用在此处形容“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之间的关系,程度过重,排除D。文段说的是如果你不懂珍惜,机遇会翩然而去,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该含有惋惜之意,且又很无奈。“捶胸顿足”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不合题意,排除A项。C项的“后悔莫及”也没有此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例题4】公众参与的价值在于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公众的环境健康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新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________它的环境影响就________,那么,大量的环境隐患一旦爆发,将很难收拾。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考虑 仓促开展 B.避免 心存侥幸

C.思考 避重就轻 D.论证 轻率上马

【名师解读】此题答案为D。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对一个新项目的环境影响还不了解,就马上开始实施,这样以后环境隐患爆发将很难收拾。B项的“心存侥幸”和C项的“避重就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考虑”是指思考问题,以便做出决定。而“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说明已有定论。比“考虑”更深一层,用在这里更恰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