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题

编辑:

2015-04-14

7.在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来自Beti0村的Pita Meanke站在一棵树旁,那次巨大的浪潮,冲垮了防波堤,摧毁了他的家。

“马尔代夫只是其中一个小国。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事。但在这里作的决定,将会对我的人民有莫大影响,更会改变世界历史。”这是H.E.Maumoon AbdulGayoom(马尔代夫)于日本京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国会议上所作的声明。

并不是只有岛国才需要担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全球有超过70%的人生活在沿岸平原;全球前15大城市中,有11个处于沿海或位于河口。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估计,从1990年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2到34厘米。

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

值得留意的是,海平面不是全球一致地变更。不同的地区的海平面变化,会因海水环流或风压而有所不同。所以评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时,亦需要留意暴风浪以及大潮所带来的影响。就算是轻微的海平面上升,也会带来严重破坏。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污染淡水、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会受影响。一些对岛屿以及沿海地区人口尤其重要的资源,如沙滩、淡水、渔业、珊瑚礁、环礁、野生生物栖息地均会受到威胁。面临洪灾、海水入侵、土地侵蚀流失、强热带风暴的威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沿海、沿河城市群是最脆弱的地区。

8.极端气候事件,这种被定义为“一个地点或地区发生‘概率较小’的天气气候现象”为何频频出现?在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全球陆地或特定区域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是否发生了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原因是什么?中国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9月7日至8日在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成为与会多国专家学者关注、讨论的焦点。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任国玉称,目前多数研究显示,过去半个多世纪全球陆地上极端冷(如低温、寒潮、霜冻等)事件发生频率一般明显减少,而极端暖(如高温、热浪、暖Et等)事件发生频率一般显著增多。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多数地区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中低纬度地区夏季的极端干旱事件增多。

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认为,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非政府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则认为,是自然原因,如太阳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

9.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最高位。

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这些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有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产生的。另外,一些特别的工业过程、农业畜牧业也会有少许温室气体排放。

在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1979年至2005年,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虽然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绝对消费量却在不断上升。目前,煤炭消费占约67%,加之中国能源效率并不高,如此高度依靠煤炭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人们只有一个选择: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10.喜马拉雅山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消瘦”。2007年4月,绿色和平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拍摄了冰川消融的严峻状况,情况十分危急。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度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冰川更呈现出加速融化的趋势,冰川融化和退缩的速度不断加快,意味着数以百万的人口将面临着洪水、干旱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

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冰川是中国乃至亚洲许多主要江河的源头,数亿人的用水问题也与之息息相关。而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冰川加速消融。喜马拉雅冰川的消融比世界任何地区都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30年,80%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这对于中国本来就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浪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亚洲大部分地区及美国的谷物带地区,将会变得干旱。在一些干旱农业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只要全球变暖带来轻微的气温上升,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幅减少。

全球变暖的细微改变,都会给粮食生产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稻米对温度剧变的敏感性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国际稻米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若晚间最低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华氏1.8度),稻米收成便会减少10%。值得警惕的是,稻米是全球过半人口的主要粮食,所以全球变暖的轻微的变化可带来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高温、干旱、虫害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粮食减产。如果不采取措施,预计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至1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农业作物均以下降为主,到21世纪后半期,产量最多可下降37%。同时全球变暖会对农作物品质产生影响,如大豆、冬小麦和玉米等。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农业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程度加重,从而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此外,全球变暖会加剧农业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总之,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出,“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生物——大约25%的哺乳类动物以及12%的雀鸟有可能于几十年内绝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它们所栖息的树林、湿地及牧场,而人类发展亦阻碍了它们移居到其他地方。”

每个物种皆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置,有些生物会有较强的适应力,或者说“能屈能伸”。例如老鼠和狗能在很艰难的环境里生存,但考拉却只能在有桉树的地方生活。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而破坏的速度比生物移居的速度还要快。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未来六七十年内,气候变化会导致大量的物种灭绝。现在已经可以确信一些蛙类的灭绝与气候变化有关,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灭绝风险将会比地球历史上5次严重的物种灭绝还要规模大。而唯一的预防方法,便是于未来几十年内迅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拯救生物的时间所剩不多。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请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概念进行解释。(10分)

要求:准确、表述简明。不超过100字。

(二)请概括“给定资料2—5”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15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150字。

(三)请结合全部“给定资料”,概括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负面影响。(15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四)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谈谈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20分)

要求:分析思考条理清楚,措施得当,不超过200字。

(五)结合“给定资料7”,谈谈对文中“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事。但在这里作的决定,将会对我的人民有莫大影响,更会改变世界历史”这一表述的理解。(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六)“给定资料9,,指出,气候变化,“90%以上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面对全球变暖趋势的继续,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请你谈谈高耗能企业应该做出哪些改变。(20分)

要求:准确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250字。

(七)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语言畅达,条理清楚;1000字左右。

精品学习网会将最新的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题相关内容进行搜集,请大家及时关注!

相关推荐:

2015年湖南公务员考前申论模拟习题(3)

2015年湖南公务员考前申论模拟习题精选(2)

标签:申论模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