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2009年申论真题特点分析

来源:互联网 编辑:lixy

2012-08-13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2009年申论真题特点分析,供考生参考。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2009年国考申论试题,围绕同一主题,下设加工业低端化与粮食安全两个子问题。在一次考试中糅合两大问题的材料,是以往国考申论所没有过的,体现出命题思维上求新、求变的特点。但同时,两个课题又是有联系的,内在的精神实质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管有些题要求作答的考生并不相同,有地市级以下和省部以上之分;但是所有考生面对的基本问题是相同的,所要把握的应对原则也是一致的:都要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宏观上把握问题,从具体的观察点上切入问题。

一、材料解读

【材料一】主要为理论型材料,隐射了本次考试的试题主题,即******总书记在十七大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这为理解全部材料定下了基调。暗示一下问题都是围绕此主题展开。材料中含有两层信息,随后,材料概括表述了2007年5月1日,******总书记在河南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指出“提高中国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两者结合,可得知本次考试的一大主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等方式,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这一主题可在材料2-7中得到印证,材料1的这层意义统摄以下6条材料。

同时,第一则材料还揭示了国家在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方面的政策方针,即2008年9月8日至10日,******在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同年9月30日,******在安徽考察,对小岗村村民做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承包制度的表示: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层内容的末尾也是第1条资料的末段,概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这层信息统摄材料8至11,与应对国际粮食危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密切联系。

【材料二】为事实性材料,以辩证性思维先描述广东在经济发展上曾经取得很大的成功。随后笔锋一转,指出了广东的产业结构硬伤,事实依据就是以东莞为代表的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低端化生产模式,是广东经济发展的短板。接着,又进一步阐述为了应对这种传统模式,广东发展现代化重工业,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材料三】本条为事实材料,介绍了东莞某企业林老板的谈话,暗含问题,对应第二大题1小题。由于试题要求依据本条材料作答,只有了解材料中林老板谈话内容,才能概括谈话主旨,指出其心态中在中国企业家中的普遍性,揭示这种心态的危害性,并联系其他材料,指明纠正这种心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向。

【材料四】以林老板为例,展示产业转移取得成功的案例,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瓶颈是缺少高技术人才。为作答第一题提供信息要点。

标签:申论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