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教育问题

编辑:

2012-08-14

要求:有条理性、有针对性,见解全面、深刻,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首先,明确教育对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家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都应面向学生而制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其次,了解学生需求。家长的感受与评价,不能完全代表孩子。学校应当将教育与关爱相结合,在教育的同时,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的切身感受,使校园真正成为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再次,创新教育方法。填鸭式的教学、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并不是学习的固定模式。学校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吸收能力,采取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并从中获得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被动应试。

四、“教育要发展,改革需先行。”请你结合给定资料,就这一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篇幅控制在1000字左右;2.主旨明确,针对性强;3.思路清晰,内容贴切;4.语言准确顺畅,书写工整。

【参考例文】

育人、公平、创新、质量

--多措并举推动教育改革迈向新明天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当代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要发展,改革需先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会议上强调,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因此,育人、公平、创新、质量,是未来一段时期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四个重要标准。

育人,是教育改革之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平等互动关系,通过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活力,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建设成“让学生满意的学校”,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和活力。

公平,是教育改革之基础。教育公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突出表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坚固基石。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实现教育改革的不断突破,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教育改革之动力。如果改革是巨人,创新就是巨人身上健硕的肌肉,力挺着巨人勇往直前;如果改革是油轮,创新就是油轮仓内的滚滚汽油,推动着油轮迎风破浪。改革需要创新,但不能盲目创新。一方面,教育创新要因地制宜。各地各校的师资力量、学生水平情况迥异,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同样的方法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创新要善于继承。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继承和发扬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质量,是教育改革之核心。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重视教育质量,需要党和国家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

今天的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走向新辉煌;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征程上谋划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无疑是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上一剂强心针。国家的发展需要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改革。经过以育人为目标、以公平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相信我国一定能够尽快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让所有的孩子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更多内容请进入:

精品学习网公考频道

标签:申论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