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数学说课稿

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一第一章说课稿:《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编辑:

2015-09-30

思考3:(1)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2)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有哪几种可能关系?

(3)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4)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用符号∈或Ï填空:

[设计说明]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直接提问同学回答,并师生一起完善答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归纳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表示方法。

反馈练习:

(1)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

中国____A, 美国____A,

印度____A, 英国____A;

对于集合中常用的符号,我做了这样处理:简要介绍后,让学生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结合符号特点记忆。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信号:课堂上能消化的东西要及时记住。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让学生自习阅读课本P3——P4的内容5-7分钟,接着让同学试着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 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 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

(3) 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通过三个问题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列举法和描述法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做进一步强调,

最后,我带领学生分析了课本P4的例题,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做进一步的强调,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习题,并请几个学生上台来演练,通过练习达到及时的反馈。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 比较列举法与描述法的优缺点。

(五)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1.1A组:    2、3、4.

作业的布置是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集合概念的理解以及集合的表示法,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适用在课外进行延伸和巩固。

说板书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是课本例题演练,右侧是实例应用。在左侧的知识要点主要列出了集合、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和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以上是我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一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一第一章说课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说课稿:函数的表示方法

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一章说课稿范文《集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