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2016年人教版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编辑:sx_liujy

2016-04-15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前后时隔千年有余,然而异体同构,流传千古,同为文苑奇葩,下面是人教版高一语文过秦论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供大家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王朝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 识辨读史秘籍: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 体悟古为今用: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  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互动设计3]  诵读学习

点拨: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

[互动设计4]  梳理结构

崛起(1)

扩张(2)

统一(3)

(4)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5]  秦国成长史

1.读史密籍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像……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对内;对外。

动词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相斗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通“横”

第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1)以致天下之士    来招纳

(2)不爱珍器    吝惜

(3)于是六国之士……    在这时

(4)流血漂橹    盾牌

(5)秦人开关延敌    打开关隘

(6)制其弊    困乏

△找出文中通假字。

孝公既没    “殁”:死    约从离衡    “纵”;“横”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兵:收天下之兵(兵器)    制其兵 (军队)

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制其弊(制服)

延:开关延敌(迎击)     延及孝文公(延续)

爱:不爱珍器(吝惜)     宽厚而爱人(爱护)

因:因遗策(沿袭)    因利便乘(趁)

△找出文段中的同义词:

取、举、割、收 —— 攻取;    属、徒、伦 —— 一类人,等人。

△按要求找出词性活用的词语

(1)名词作状语: 南取汉中 :向南。

(2)动词使动用法: 流血漂橹 :使……飘浮。

(3)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

(4)形容词作名词: 尊贤而重士(贤良之人)    因利乘便(有利条件)

(5)形容词作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得弱小。

2.说史析文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武林高手?在地理分布上和国力上有什么特色?(备地理分布图)

点拨:齐、楚、燕、赵、韩、魏、秦、(宋、卫、中山)

群雄分布图:除秦外,其它各国在东部呈纵向排列,秦在西部与各国呈“扇”形之势。

高手特点:武林小地主——楚,版图最大(辖两湖一带,望不尽湖光山色、鱼米洞庭!)

武林财神爷——齐,货殖最富(抢占有利地形——今山东半岛一带,一边条条大路通四方,一边靠海吃海,钱财滚滚而来!)

武林硬汉——秦,兵力最强(一路打将过来,在战斗中成长!)

◇什么叫“连横”和“合纵”?秦国是怎么做的?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强国,得益于“精修内功,强攻外敌”。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秦国城堡:“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占据有利地形,严加把守,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修练内功:商鞅变法(政策要好)、务耕织(饭要吃饱、衣要穿暖,才能有强壮的士兵)、修守战之具(兵器要利害,磨刀不误砍柴功)

修练外功: 连横(杀人不见血)

(1)连横的实质——秦国的“反间计”(不唯强攻,要用智取!新的外交政策诞生新职业——“纵横家)

从地理位置上解释,引入屈原放逐投江的故事(历史的悲剧)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

连衡的结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达成的协议——合纵

(2)合纵的产生——梦醒时分(九国:我们上当了!)

连衡的结果就是产生合纵原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合纵!

合纵部队:“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众”

合纵选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合纵分工:人才济济,训练有素

春秋四君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

谋士(门客制度):“有……为之谋”

外交:“有……通其意”

统帅:“有……制其兵”

(3)兵临城下,秦国的策略是——开关延敌(来呀,来呀,我索性打开城门,看你敢进不敢进?诸葛亮“空城计”不是没来由的)

九国之师: “逡巡不敢进”(这秦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么多国家的部队,干吗要我打头阵?最好现成捡个便宜——且等待,且观看)

秦国: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九国之师坐失良机,一发呆酿成千古恨!)

合纵的结果: “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略秦”(奴才相:不是我要来打的,我和你多好啊,怎么会来打你呢?送你百城,饶我一命,至少保我个全尸吧!)

秦国:痛打落水狗!(杀杀杀——“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马到成功!(且看我——“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一代武林盟主就要诞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马上就要横空出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