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二历史教学计划

高二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范文:百家争鸣

编辑:

2015-08-21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学派                
代表                
主要内容                
影响                
老庄                
之学                
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                
思想                
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                
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墨家的主张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二、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高二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范文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安排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范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