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教学反思总结

编辑:sx_haody

2016-04-20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精品学习网小编带来了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教学反思总结,供参考!

在高一(12)班上《鸿门宴》第一课时。备课时间从24日晚到27日晚,共三稿,读课文三遍。备课之前找了三十多篇文章,积累了一些资料。

三个设计都围绕“项羽”的性格特点,第一稿的问题是,项羽的性格特点分析太单薄,主要突出了他在情与理的之间的矛盾斗争(项羽对刘邦“称王”的欲望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碍于情义难以对他下手),忽略了他性格特征的丰富性,有拔高其英雄形象的嫌疑,并且大多问题的分析流于浅表,没有体现“仔细理会”的专题目标。第二稿的问题是,设置的问题太细,没有一条主干,过于零乱。第三稿更偏向于宏观把握,从人物关系切入人物性格分析,既较好地突出了教学内容,也使课堂显得有较大的弹性,增加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三稿的主要思路是这样的:将全部出场人物分为两派,指出其中的奸细。接着,由曹无伤引出项羽,抓住“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对项羽性格进行初次分析;由项伯引出刘邦,分析刘邦的所言所行,从而分析其性格特征,并由角色转换来理解项羽。接下来通过还原项伯的话来理解项羽这一性格特征。最后由项刘之间的对话来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

总起来就是说,通过项羽的三次主要活动以及刘邦的一次活动来直接或间接地理解项羽的性格特征。

因而,通过文本细读理解项羽性格特征是这个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之所以以此为目的,原因有三:第一,本文选自《项羽本纪》,教学理应扣住项羽这一人物来着墨;第二,“鸿门宴”在《史记》中出现过四次,其中《项羽本纪》中有1605字,《高祖本纪》仅268字,《留侯世家》仅169字,《樊哙列传》仅273字。不同的版本突出的人物是不一样的;第三,司马迁善用虚笔来写人物,也就是“不写之写”,未着墨处都是在渲染项羽。

正因如此,就主观先验地确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设计来看,有几个考虑较为到位的优点:

第一,教学目的较为单一。一堂课不能有太多的教学目的,围绕一个主要的教学目的去附带其他教学目的的达成是较为理想的。如果设置较多的目的,容易浮于浅表。

第二,教学设计有宏观把握意识。三次教学设计的改进,比较大的突破就是由相当零散走向了相对规整,整个教学过程能用几十个字表述清楚。只有宏大、规整的教学设计才有比较大的弹性。一旦过于琐碎,学生往往容易被牵制。

但是,缺点也还是相当明显的:

第一,教学目的设置不合理(周老师);

第二,教学内容不得当(羊老师);

第三,部分环节较为琐碎。

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回顾自己的备课过程,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资料的翻阅多于文本的研习。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依照文本自身的“纹理”,在研读之前装入了太多的现成观点,缺少了独立阅读中的自我发现。因而,所做出来的教学设计,也就成了一个完全“人工”的缺乏生命力的产品。

接下来再谈教学过程。

本节课试图采取“文化本位”视角(胡丽红《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本位”及其实施策略》)来展开文言文教学,整个意图落实得比较好。比如,通过对“旦日”、“破”的分析来达成对项羽“怒”的理解,并由此分析其性格;对“具以沛公言报项王”的情境还原来理解项羽的性格;对“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解读来理解项羽的性格等。并将文言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落实,并且在PPT上将重点的字词句用其他颜色标出,以突出重点。同时,也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准确把握文意,比如对“兄”字的理解,名词作状语,但到底是“像兄弟一样”还是“像兄长一样”,通过前文的“长于臣”我们可以知道,后一个答案更为贴切。

但由于没有依照课文的“纹理”来备课,教学设计存在先天不足,导致各个教学点之间缺少内在联系,学生无法将学到的各个点在课文研读中融为一体,整堂课听下来有一种文本“被架空”的感觉。教师有意抽取出一些内容来进行探讨分析,干巴巴地没有灵性,而不是依照课文自身的纹理去推究、挖掘,虽然部分环节设置较为合理,但整堂课还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一旦文本不被尊重,那么教学就肯定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教学过程中试图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成,这一点在《动人的北平》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得较为充分,也体现了我一贯以来的教学追求。也就是说,充分捕捉学生信息,然后引导、梳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充分被尊重的感觉。学生的主体性不是通过表扬而是通过倾听来达成的。倾听,就意味着对学生的回答本身进行甄别筛选,筛检出有效信息,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且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使其思维得到发展。只有倾听,才构成对话。只有尊重,才有双方的理解。因为你在分析学生的回答,听课才构成了他的内在需要。因为你在探究他所困惑的问题,他才会努力地听你的分析。有需要,才有对话。

但是,这节课游离在学生与教学设计之间,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又要担心教学环节的顺畅,导致执教者内心的极度紧张。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最初五分钟稍微紧张,十分钟之后基本放开,半节课后完全放松,临近下课意犹未尽。因而,我们一般都主张开头的几个问题一定要简单并且有一定的涵盖力。简单是为了营造轻松的气氛,涵盖力是为了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更好地生成。

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还是在于对文本内容把握不到位,理解不透彻。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师能随口并毫无差错地说出文中较为重要的句子,教师能随时探究学生回答的思考向度,并适时作出纠正。

因而,对学生的重视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熟悉以及理解的深入的基础上的,离开对文本的钻研,尊重学生是一句空话。

这么多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文本的“纹理”是课堂教学成为活水的源泉。

【各人评点】

羊刚老师

1.意图与步骤不一致。导入是“经典中的经典”,教学内容是项羽人物性格分析,两者脱节。如果将《鸿门宴》定位于经典,那么分析不应是只是人物形象,而应更多地侧重于刻画人物的艺术。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主人公不应是项羽,而应是司马迁。

【反思】导入语有很多种,但高明的导入语总是营造与整个课堂教学相一致的氛围,总是明扣或暗扣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导入语才与整个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这节课的导入语选择倒并无不当,只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因如上所说的原因,存在先天不足。因而,对导入语与后面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认真梳理。

2.讨论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维度。比如“项刘之间,你更喜欢谁?”,对这个问题,学生的讨论流于浅表,原因在于执教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各有可取之处。项羽成就五年霸业,刘邦成就一代帝业。其性格特点中必有可取之处。从建功立业的角度来说,刘邦更为可取;从待人处世的角度来说,项羽更易被人接受。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