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编辑:

2015-08-30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 名称 RNA DNA

分子量 104 106

分布 细胞质 细胞核

2.结构复杂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单位:核苷酸

(3)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4)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3.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质

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如自我更新);

3.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

探究目的: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探究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生物组织中的有些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鉴定它的存在。假设生物组织中含有水、无机盐等化合物,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鉴定其的存在。

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先写出实验设计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等),如果条件允许,亲自做一下自己设计的实验。

方案设计示例: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及小麦面粉(或其它植物果实、种子等)、酒精灯、解剖针、火柴、试管架及试管若干支、显微镜、载玻片、斐林试剂、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碘酒

方法步骤:

(1)取小麦种子,置于干燥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上烘烤,看试管壁上有无水珠出现,证明水的存在。

(2)取烘烤过的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说明有有机物的存在,燃烧后剩下的灰分,证明有无机盐的存在。

(3)取小麦种子的胚,做横切,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染成的红色的透明物质,证明有脂肪的存在。

(4)小麦面粉制成淀粉溶液,用碘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分别进行检验,证明是否有淀粉、还原性糖、蛋白质的存在。

分析讨论:

(1)为了能更有效地证明各种化合物的存在,应采取什么措施处理要检测的实验材料?

(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资料:几种化合物与特定试剂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溶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出现紫色反应。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兰色反应。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高一生物教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一生物教案范文:细胞增殖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设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