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高二上册第一章教案怎么写: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编辑:

2016-08-29

教师提问:你对孔子知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通过《论语》中孔子言论,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孔子的思想。学生列举回答后,教师讲解。

(1)创立儒家学派

思想核心——“仁”。

政治思想——“德”。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根本目的(也是执行标准)——“礼”,即克己复礼,维护周礼。

(2)创办私学,发展教育

首创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形成一整套教育思想;培养大批人才。 从《论语》中孔子的言论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所以我们说,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创始人。 议一议:史书记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这是为什么呢?

2.孟子和荀子对儒学的发展

学生阅读书本,归纳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观点,并通过比较法了解他们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者,而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者。荀子提倡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这是他思想的特点,也为法家思想的出现奠基。经过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发展,儒家思想得以形成和壮大。

但是,儒家思想并不是一枝独秀,而且也没有得到诸侯国国君的重视。与儒家思想形成的同时,其他流派也在形成和发展中,他们与儒家思想相互批评,也相互渗透,对于后来的儒学独尊局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其他流派——道家、法家和墨家

1.道家思想——老庄学说

让学生通过材料归纳老子的思想。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为而民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⑤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教师讲解:哲学思想——“道”,朴素的辩证法。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的学说,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稍作了解即可。

议一议: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2.法家思想——韩非子(集大成者)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韩非子的主要观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爱臣太亲, 必危主身; 人臣太贵, 必易主位。

◆赏莫如厚, 使民利之; 誉莫如美, 使民荣之; 诛莫如重, 使民畏之; 毁莫如恶, 使民耻之。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教师讲解: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建立封建君主专制集权的

国家,主张厉行赏罚,以法治国,变法革新。他的思想受到秦始皇的青睐。但秦朝用法家思想治国,形成暴政,二世而亡,说明了法家思想适合夺天下而不适合治天下。

3.墨家思想——墨子(创始人)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兼爱”和 “非攻”的思想。

议一议:以上思想家们各自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

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小结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中形成了,那么它是怎样从百花齐放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枝独秀的呢?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

1.介绍董仲舒

2.通过材料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材料三: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

教师讲解: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有: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实行仁政。

(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三纲五常”。

议一议:如何理解新儒学是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需要?

3.正统地位的确立

教师讲解: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儒学从此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主流思想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主流思想又是怎样成为主流(正统)的。我们学习了许多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闪烁着光芒,对后世乃至今日的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北师大版历史高二上册第一章教案怎么写的学习,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内容。

相关推荐:

人民版高二上册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模板  

人民版高二上册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模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