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教案《古代商业的发展》

编辑:sx_gaohm

2016-02-24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教案,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指导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和书17页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2、过程设计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商业发展概况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古代商业又是如何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呢?追溯这一切,得先从商周时期讲起。

【课件展示】第一:商周时期商业产生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挖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概括):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

【课件展示】(板书)

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战国后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课件展示】第二: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如果说,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产生阶段;那么,秦汉时期,商业已取得初步发展。请思考: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课件展示】(板书)

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代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展示“秦半两”和“汉五铢”钱的实物或图片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展示汉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长安城的两个市,既可以较好的展示汉朝市的特点,也可以说明商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件展示】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缓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北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与商品流通交易有关的税种,成为东晋南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此而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课件展示】第四: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商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注:本部分内容为书本基础知识,应强调夯实)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广州是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