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会考 > 高考会考试题

2016年山东高中冬季学考历史备考测试题(选择题)

编辑:

2016-10-15

14.第二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行业协会 B.手工工场

C.机器工厂 D.垄断集团

15.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导致英国该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B.城市化的发展

C.就业观念的变化 D.非洲移民的大量涌入

1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是

A.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C.经济上右倾错误指导方针导致的 D.遏制了“左”倾错误的发展

17.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实行市场经济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18.认为“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请求朝廷下令“断发易服”的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9.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按照列宁的说法,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是从“战时经济”退却,进入“国家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A.国家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市场机制 D.实行必需品配给制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2.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欧洲共同体建立

C.国际贸易组织建立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23.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孙膑

24.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从中可以看出

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B.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

C.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

25.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但是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26.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27.1905年,一位年仅26岁的瑞士专利局小职员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阐述了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位年轻人是

A.爱因斯坦 B.普朗克

C.玻尔 D.牛顿

28.主张“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变法才能图存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是

A.郑观应 B.康有为

C.严复 D.梁启超

29.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社会主义时代 D.民主共和时代

30.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据此他提出了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31.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结束前后 D.新中国成立初期

32.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A.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上

C.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D.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

相信大家在阅读了山东高中冬季学考历史备考测试题之后,一定要及时漏题追踪,做好笔记哦。

相关推荐:

最新16年山东冬季学考历史备考测试题  

山东冬季学考历史测试题(烟台)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