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学习 > 高中哲学

高中政治哲学部分讲解总结

编辑:

2012-12-03

13、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基本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 是构成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其一 ,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 ,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 ,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14、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之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 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 ,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 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第一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 ,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 ,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 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第二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 , 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 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 , 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但它们不是绝对的 , 一成不变的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首先 , 要善于抓住重点 ,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 , 要学会统筹兼顾 , 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7、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排斥 , 又相互依赖。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内、外因的关系:①在事物的发展中 , 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 , 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 , 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 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外因 ,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 , 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 , 有时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 ,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 ,即通过促使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 其次 , 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②对外因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20、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 , 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二者的关系: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 , 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 , 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 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 , 由低级到高级 , 由简单到复杂 ,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量变引起质变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

2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 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困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 , 道路是曲折的 , 在前进中有曲折 , 在曲折中前进 , 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2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 , 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第一 , 联系观与孤立观的对立;第二 , 发展观与静止观的对立;第三 , 全面观与片面观的对立。而它们最根本的分歧 , 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三、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 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高中政治哲学部分讲解总结”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

标签:高中哲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