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同步练习

高一政治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达标练习(附答案)

编辑:

2015-12-18

课时作业

1.C [解析] 房屋质量问题反映了建房 者为了获得利益,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见属于市场自发性的体现,故①正确。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必 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故④正确。此题没有涉及企业的优胜劣汰,排除②。市场缺陷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宏观调控只能弥补,不能消除,排除③。

2.C [解析] 通过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可见此题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故②正确。通过价格调节用水,可见利用了价值规律,故①正确。洗车点如安装并使用循环用水装置,则价格相对较低,体现了④。③与材料主旨相反。

3.C [解析] 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在高位徘徊,可见市场对政府信息反应的滞后性,故答案为C。

4.D [解析] 垄断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排除①。“爆仓”现象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缺陷的体现,故排除③。防止此类现象发生必须规范市场秩 序,加强宏观调控,故答案为D。

5.D [解析] 漫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有些 不法商家引诱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6.C [解析] 食品安全法的落实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故答案为C。市场缺陷是 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故排除②。法律的落实目的在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故排除④。

7.B [解析]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故答案为B。

8.A [解析] ②属于企业的行为,排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排除④。

9.C [解析] 提高存贷款利率,会导致流通领域中货币量减少,排除②。减少房产交易成本,导致购房费用减少,从而有利于激发购房热情,排除④。XK]

10.A [解析] ③错误,我国针对经济发展形势,现阶段应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且增加货币发行量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④中“减小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错误,将会加强银根收紧。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入选。

11.C [解析] ①属于法律手段,故排除。②有利于减少货币支出,故排除 。④属于初次分配中的措施,故排除。

12.D [解析] 面对物价上涨,应该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不是增加,排除①。降低物价应该增加供给,抑制消费,排除③。

13.[答案] (1)原因:部分网络企业缺乏诚信,市场存在自发性;法律规范、行业规范不够健全;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2)解决办法: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市场规则,合法经营、诚信经营。③消费者:要树立权利意识、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析] 网络购物陷阱的存在可以从企业主体、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和国家宏观环境来分析。防止网络购物陷阱,可以立足生产参与的三个主体来分析,即国家、企业和个人。

14.[答案] (1)物价持续走高,会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从而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也会引起经济波动,扰乱经济秩序。

(2)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我国政府综合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生产发展,搞活流通,规范市场秩序。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适度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③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应,抑制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④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搞活流通,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解析] 第(1)问,物价上涨主要分析物价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降低人们的购买力,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第(2)问,此题属于材料依据类的试题。加强宏观调控主要针对市场缺陷。控制货币量,主要涉及流通中货币量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扩大农业生产主要涉及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流通环节主要涉及商 品的价值量。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政治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达标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一政治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2016学年政治高一年级必修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练习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