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知识点

2016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结构

编辑:

2016-10-31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

第一小段,概括作者对“三·一八”事件的看法,即“三·一八”事件“出于我的意外”的三种情况:反动当局的凶残,反动文人的下劣,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鲁迅分别用表示程度大致相同的几个词:“这样地”、“如此之”、“如是之”,来修饰凶残、下劣、从容,由于前面又分别用“竟会”、“竟至”、“竟能”,就显示出它们的区别来,不仅使语句有所变化,而且在意思上也全不一样了。

第二小段,指出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中国青年是有希望的,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华民族是不会灭亡的。“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这是指一九二五年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埙身不恤”,这是对第五部分写的具体细节的概括。“殒身不恤”,即牺险性命也不顾惜。鲁迅对刘和珍等人“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损身不恤”这一事实作了高度的评价,他从这里面看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看到了中国青年和人民的这样勇毅虽然遭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就充分肯定了爱国青年死难的革一命意义,鼓舞了革命人民。

第三小段,鼓舞人民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苟活者”是指当时一些觉悟较慢的人,“淡红的血色”,指随着时间流驶,死者的血迹由深红变成淡红了,这一句是说对于一些觉悟较慢的人,爱国青年的流血牺庄也能使他们从死者淡红的血色里依稀地(模模糊糊地)对未米看到微茫的一点希望,而不至全无信心。至于真正的革命战士,就根本不同了,他们会因此而更加奋勇前进,夺取革命的胜利。另外,“苟活者”也包含有作者自谦的意思,实际上鲁迅毫无疑问是“奋然而前行”的“真的猛士”。

最后一小段,作者再一次表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慨,点明这篇文章的题意。“呜呼”,在文言里原是形容哭的声音的,一般多用在哀悼死者时,如旧式祭文中的“呜呼”,是作为极强烈的叹词而用的。这里仿旧式祭文说法,表示出作者的悲愤。“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既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极大愤慨,又和前面第一部分照应,再次点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这样的结尾坚强有力,含义也十分深刻,短短一句话,概括了全文。

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结构的思想意义是: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悲壮战歌,是讨伐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战斗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奋勇斗争的革命号角。在段祺瑞反动政府的通缉声中,鲁迅不怕牺性,坚决站在爱国群众一边,以最大的悲愤写了本文和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一系列杂文,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鼓舞革命群众进行斗争,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相关链接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句子理解

高中新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字词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