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2014-2015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编辑:

2015-01-27

五、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节选)

(1)选文第一段文字在写景的同时,也写了观景的心态、动作,请找出有关词语,并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

(2)选文第二段“槐树落蕊”在描写上从什么角度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结合文句进行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来看,作者热爱故都的秋天,为什么却不选取“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著名的景物来表达呢?

六、语言运用题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五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

9月3日,沉寂了10多年的安徽淮南市大通“万人坑”展览馆正式复馆,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并以“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名称向市民开放。

1938年夏天,日军占领了淮南大通矿区,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在此被迫害致死的矿工和抗日志士的遗体累计达3万具。1968年,“万人坑”被重新掘开并建立了大通“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先后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近8 000万人次,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世纪90年代,“万人坑”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展馆损毁严重。今年4月,“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正式被从淮南矿业集团移交给淮南市文化部门主管并重新进行了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

关键词:___  _   ____ _____    ___ ____   ____ ___   _____ __       ______

12.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

“中国母亲”颁奖词:

七、写作题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自然神奇而美妙,人生充满快乐和希望,大千世界的人与物,需要我们用真情去欣赏。有人说,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是缺乏信心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欣赏人生;善于欣赏自己、欣赏他人。

“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领略到了独特的趣味。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为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2014-2015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栏目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期末考试讨论QQ群开通啦,欢迎大家加入!群号:118181904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