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2016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测试题

编辑:

2016-07-11

请回答:

(1)这两首词创作于中国革命的哪一时期?

(2)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长沙》时,国共两党关系怎样?

(3)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的这一年,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两首词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怎样的情怀与精神?

(十五)复习重点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纪念的是             (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2. 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3. 下列对1927年8月~12月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B.表明中共中央基本上摆脱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C.均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武装,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成功实践

D.在寻找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受到俄国革命道路的影响

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革命策略发生转变,“转变”是指             (  )

A.改变武装斗争的方针               B.走和平夺权之路

C.以农村包围城市                   D.通过土地革命动员农民参加革命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

A.王明“左倾”错误指导

B.华北事变,民族危机严重,北上抗日需要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难以在中央苏区立足

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更好歼灭敌人

6.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主要取决于:         (  )

A.中国农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7. 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

①由以前的机会主义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②由面临覆灭转向不断胜利

③由幼稚走向成熟  ④由依赖共产国际走向独立自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图一 毛泽东的书法     图二 江西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旧址

图三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结合图一回答,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是如何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

(2)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地军民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什么?

(3)图一、图二和图三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十六)复习重点

全民族的抗战;抗战的胜利

一、选择题

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于卢沟桥附近,主要因为         (  )

A.这里最早遭到日本侵略     B.在这里中国军队打响了反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

C.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D.中国军队在这里曾重创日军

2. 抗日战争和甲午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  )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

3.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4.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  )

A.积极动员和组织军民抗战        B.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C.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D.都进行了积极的抵抗

5.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 (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太原会战         D.枣宜会战

6.《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十年内战

7.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北平和谈

8. 抗日战争能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及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    B.德意法西斯投降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二、非选择题

9.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材料二  (1895年)中日双方代表谈判。日本提出包括中国割让奉天南部、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银三亿两等内容的媾和条款,条件非常苛刻。……4月10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伊藤博文只准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而已”,并以战争再起和进攻北京相威胁。4月17日,李鸿章终于和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个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桧林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等列强侵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的特点并列举《马关条约》中体现其特点的条款。

(3)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其结果截然不同,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历史暑假作业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加油哦!

相关推荐:

高一年级暑假历史作业布置 

广东省高一历史暑假作业测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