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同步练习

高三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题(有答案)

编辑:

2015-03-19

14.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4分)

答:

15.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

答:

16.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答:

17.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

答:

六、(15分)

18.扩展下句,要求用三个比喻描写出野花的情状,字数50字以内。(6分)

溪流的两岸,满是五彩缤纷的野花,                                     ,                               ,                                            。

19.仔细观察一下面漫画,对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做个评述。 (5分)

答:

20.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4分)

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③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④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答:人道主义是

七、作文(70分)

21.作文。 “出格”,

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越出常规,做得过分。请你以“出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 [奔赴/投奔(bēn/bèn)、“拾遗/拾级而上” shí/shè,“扛枪/力能扛鼎” káng/gāng)A.“搪塞/塞车” sè/ sāi, 渐变/熏陶渐染(jiàn/jiān)、给予/自给自足(都读jǐ);B.“禅院/禅让”chán/ shàn、菲薄/日薄西山(都读bó)、蹊跷/独辟蹊径(qī/xī);D.悱恻/斐然(都读fěi)、呼吁/长吁短叹(yù/xū)、血泊/漂泊异乡(pō/bó)]

2.B(A、查-察 材-才 C、肤-浮 D、简-减)

3.B(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遭遇到更大的困难,可换为“雪上加霜”;A“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C“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和事物混杂在一起。D“利令智昏”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丧失理智)

4.D。(A、去掉“因为”;B、“公诸于世”中“诸”就是“之于”的意思;C、“折腾”对于屡次经受“运动”的国人来说)

5. D(ABC三项都在说明水存在于何处,但本题是要求解释“初生水”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产生的水,结合语境看,应是地球内部存在的 “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水,所以应是D项)【解题指导】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对于说明文阅读,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当然,解答说明文阅读题,许多复习资料归纳了方法和技巧,同学们也应该明白,这能够提高解题速度,收事半功倍之效。

6. A(通过分析题干可看出,本题是要求寻找不能支持弗兰克观点的论据。该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段,第1句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观点,从第2句至结尾是用事实论据作具体分析论证。A项恰恰是弗兰克提出的理论观点,而题干却要求回答: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A项显然属答非所问)【解题指导】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此题只要明白了题干答题信息所指,正确选出并不难,本题的题干答题信息指的是:其它三项是能支持弗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另一项A是作为本段的观点出现的,当然不能满足题干要求。如此看来,答题前读懂题目所含的信息(显性的与隐性的)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7. C(AB两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依据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今后很有可能实现,判断客观。D项,人类目前类似的研究很多,自不必赘述。C项错误不在于“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而在于“对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帮助“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在文中没有暗示信息。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地球气候剧变”,是由于“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 造成的)

【解题指导】该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推断”虽然有假说的成份,但前提条件应该是合情合理,而非妄断。解答此题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依据原文信息,二是结合现有知识。切忌随意或钻牛角尖。

【备考意见】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应该有创见。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通过对照,往往会发现干扰项的种种错误:正反颠倒、时间错位、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及种属概念并列等,排除了干扰项,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了。当然有时很可能几个说法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不妥之处,这时应该比较一下几个选项中哪个说法的错误更为明显,然后就选定这个明显有错的选项。

8.B。致:向君王表达建议,劝谏。

9.C。③不是进谏方法;⑤不是作者认为正确的五种方法。

10.D。“比喻论证”有误。

11.(1)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

(2)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

(3)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参考译文: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如果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夏桀、商纣还稍强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虚心纳谏的君主呢?如果不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唐尧、虞舜还稍差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不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拒绝忠言的君主呢?情况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般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贞。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谕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说惠帝释放辟阳侯

)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苏秦用韩国本是大国,却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吁一声;范睢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照我看来,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当初,他其实学的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谓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12.(1)“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2分)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分) (意思接近即可)(2)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2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意思接近即可)

13. (1)别时茫茫江浸月/明月松间照 /淮水东边旧时月/月满西楼/冷月无声 (2)朝露待日??/长河落日圆/半壁见海日/蓝田日暖玉生烟/烟销日出不见人

14.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本题4分,答出1点2分,2点4分)

15.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16.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①照应题目;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17.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18.像满天的星星那么繁密,像燃烧的焰火那么耀眼,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每句2分,喻体和准确体现情状各一分,共6分。)

19、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对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做个评述。 (5分)

某单位要招聘年薪18万的电子计算机高级软件工程师,却是用能不能熟练使用算盘做考核标准,显然,这是不可能招到合适人才的。是招聘单位的愚笨呢,还是另有其他目的?此幅漫画,就是通过对招聘岗位和招聘考核标准的鲜明对照,对社会上存在的这种不合理的考核现象作了深刻地讽刺。(内容概括2分,评述3分)

20.(4分)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而提出的用以反封建和反宗教,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种思想体系。

21. 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一、关于审题与立意:本次作文考查采用的题型为命题作文,题目是“出格”。“出格”,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言行越出常规,做得过分。因而,它引出了多元的立意范畴和广阔的选材空间,可以推崇崭露头角,才华出众,领先潮流;可以倡导打破常规,追求超越,科学创新;可以针砭违背规范,处事无度,有失分寸;也可以辩证思维,多角度诠释标题的内涵。总之,围绕“出格”,可叙写经历,可反映现实,可发表见解。无论采用何种文体作文,其立意都应该是明确而集中的,不应是分散的、模棱两可的,都必须有着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高三语文下册同步练习试题(有答案)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三语文同步练习栏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