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编辑:sx_liuyx

2013-10-28

  摘要:期中考试是一学期比较重要的考试,它是本学期学习的阶段性总结,应当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下面是精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欢迎大家进入高三频道参考练习!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B.都彻底解决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9.“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

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一变局使( )

A.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形成 B.官僚政治的时代结束

C.节俭务实的统治风格形成 D.郡县制度的时代结束

10.“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成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直谏臣民的减少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工艺美术的进步

11.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邦联制

12.“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A.分权制衡原则 B.军国主义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13.“……虽然我们不去寻仇,但很难避免德意志的纷扰,这是真实的。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据此判断这位政治家是()

A.沃尔波尔B.俾斯麦 C.圣西门 D.梯也尔

 

14.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

A.加强了封建专制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

C.确保了地方自治 D.贯彻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15.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A.施肥工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除草工具

16.唐朝李贤在《后汉书》注文中说:“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这里描写的生产工具的功能是( )

A.灌溉 B.排涝 C.冶铁 D.挖煤

17.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来源:学科网]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技术较北方更有优势

18.包拯、庐州人,天圣朝进士,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包拯因科举走上仁途,曾当谏臣 B.包拯曾经参与管理过国家财政

C.包拯曾主张朝廷垄断盐业市场 D.包拯鞠躬尽卒,最终死于任上

19.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1%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

20.《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1.“(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22.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2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4.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员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其影响是( )

A.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B.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保障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

25.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26.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28.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9.“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30.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载: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材料中所提及的仪器起源于()

A.战国 B.西汉 C.宋代 D.元代

31.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A.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 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 D.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32.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法学阶梯》规定:“法学家的解答是那些被授权判断法律的人们所作出的决定和表示的意见。古时规定应该有人公开解释法律,这些人由皇帝赋予权力就法律问题作出解释,称为法学家。他们的一致决定和意见具有这样的权威,根据宪令规定,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注重法律的灵活实用 B.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

C.重视法律的形式和程序 D.法学家的地位高于法律

3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A.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B.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3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宗教信仰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35.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论 D.法律平等

36.“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认为“民”与“君”的关系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A.卢梭 B.伏尔泰 C.康德 D.孟德斯鸠

37.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 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②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8.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棱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A.颁布“解负令” B.发放公职津贴

C.组成“四百人会议”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39.1701年颁布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们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该规定说明英国()

A.议会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 B.议会与国王在政治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C.国王有权独立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 D.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40.“贵族秩序依然存在,但采取了新的形式,金钱重于血统已成为新的

clip_image003[1]

基石。国会本身则成为土地资本家的工具,成为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以及他们的团体和同盟者的工具。他们的利益正是当前国家孜孜以求的。”这表明()

 

①旧式机构中包含新的社会关系 ②代议制是现代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

③代议制度成为政党政治的工具 ④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的不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ytscher Kaiser)而非德国皇帝(Kaiser yon Deutschland)。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德意志宪法在行政结构中体现为联邦主义

B.德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C.宪法条款前者涉及各邦领土统治权,后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

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

4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43.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4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4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clip_image008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46.“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 )

clip_image010

图5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

47.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clip_image013[4]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4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49.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

50.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51.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clip_image015[4]

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52.右图为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时期进行的反思。如果给这一面面配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A.《工业革命的红与黑》

B.《混乱时代的世界工厂》

C.《浓烟滚滚 血泪滔滔》

D.《拔地而起 开天辟地》

53.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54.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

55.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 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

C.经济发展缓慢 D.阶级矛盾的缓和

56.下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英国

13.3%

28.8%

41.5%

法国

8.9%

23.2%

38.8%

美国

8.0%

19.8%

31.1%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5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1969年0.332.221.33.240.1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58.自国家产生以来,“如何治国”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话题,春秋时期的管子曾有这样的看法,“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管子主要强调

A.君主的才能 B.制度的建设 C.人才的任用 D.创新的意识

59.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60.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