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知识点

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第二单元复习要点总结

编辑:sx_gaohm

2015-10-20

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第二单元复习要点,希望你喜欢。

本单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主要阐述了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借鉴何融合,我们的文化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既要防止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倾向,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不可缺少的色彩。即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存在着差异。因此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文化。商人的贸易活动、人类的迁徒活动、教育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人们通过旧的传媒进行文化传播,还通过新的传媒进行传播,手段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就注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便捷,我们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1、民族节日

①形成: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①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保护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与保护。

2、透视文化多样性

(1)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重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个性与共性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具有自己民族的个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民族文化具有差异,各具特色,但并无优劣之分,因此必然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是自身的发展,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因(重要性+必要性)

重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必要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3)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注: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原则)

二、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内涵: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通过产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

①含义:现代社会中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所谓大众传媒,是指文化传播改变了只能在较小范围内、在社会少数人之间的传播,形成了面向大众、使文化传播成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的传播媒介。

②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不同的传播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传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3)现代社会中各种文化传播方式、手段的特点

【人际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报纸、杂志、书籍】便于携带保存,经过处理可能在互联网上更广泛的传播

【电视】动画、色彩,生动、形象、真实

【互联网】同网、全球、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手机短信】内容丰富、兼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回味无穷

4、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作用: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和传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②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①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引进来)②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走出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1、传统文化面面观

(1)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学生活动:概念解析:

①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

②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

③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历史到现实──具有继承性特点

(2)传统文化的继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