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暑假作业

2014年盐城市高中暑假作业:高二政治暑假作业练习

编辑:

2014-07-22

36.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海南博鳌论坛……这些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在世界各地创建孔子学院、举办“文化年”、搭建“汉语桥”等文化交流活动,更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如今,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各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品中国茶、吃中国菜、学中华武术,到中国各地观光旅游,中华文化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认知和接受。

有专家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终是要走向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国,而每个对象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一样,与中国的关系积淀也不一样,如果中国文化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用一种方式、一种内容、一种渠道,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8分)

(2)从唯物论角度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策略等。

37. 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的汇聚融合。目前,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

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微文化关注社会热点,擅于将新闻事件迅速改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网友制作了微电影,以此批判和警醒对生命漠视以及道德意识浅薄的行为。微公益的兴起也如星星之火散发着巨大的正能量,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于越每周都会到肥东县岱山湖希望小学义务上英语课,她个人的“微”努力鼓舞了更多的公益同行者,催生了更多的道德模范。

微文化姓“微”并不意味着微不足道,它借助微载体,把微情、微意、微需求通过微言、微语、微行动,使文化更有大众化、公益化。但在微时代微空间里,既有微言大义、微行大益,也有危言耸听、道微德薄。

正是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虚拟性等特点,大量虚假、不良信息,媚俗、低俗内容以及违法犯罪活动泛滥。秦志晖(网名“秦火火”)等人利用微博等大肆进行造谣惑众被刑拘。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说明微文化由“微”而起但并非微不足道。(6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述为什么要关注无“微”不至的微文化?(6分)

(3)针对微文化现状,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或者历史唯物主义有关观点以“兴‘微’杜渐,增强文化自觉”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6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第一时间为您发布2014年盐城市高中暑假作业:高二政治暑假作业练习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