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末考试真题练习

编辑:

2016-06-08

15、补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任选三项,6分)

(1) ___________,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2)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身无彩风双飞翼,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6. 请将下面几句歌颂书籍的名言,改写成一个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语段。(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能散射出思想的光芒,因为它像一颗宝石。

②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高傲飞翔的翅膀。

③书籍是一个宝瓶,把作者智慧中的精华保存起来。

④人离开了书,就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呼吸。

答案:

17、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相关信息,得出两条结论性意见。(4分)

在2011年“两会”来临之际,新商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两会”民意调查。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中,有86%的市民认为应该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毕业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制度;有89%的市民认为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78%的市民认为应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83%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多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1)

(2)

18、请用三个词语简要话概括意境特点。(4分)

意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并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创造出来的新的意蕴和坑界。首先,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意境超越了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的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因而,这种超越性会使审美者从当下的现实中超越出来进入一种自由境界。其次,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把此时、此地的情与景和彼时、彼地的情与景,通过时空转换融合在同一个意境中,并使人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束缚,得到审美的心灵自由。另外,在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中会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眼前的现实世界的审美世界、艺术世界,这种主客统一可以说是所有审美形态共同具有的内涵,而意境的主客统一是最为完整且有特殊含义的,其极致是“物我两忘”。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秦淮河上寻桨声

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溶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秦准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

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扉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扬柳、冰霜残梅,也早就听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选自2006年第9期《散文选刊》)

19、文章开头引用了杜牧的诗句,这有何作用?(4分)

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2分)

(2)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2分)

21、请简要概括作者对秦淮河感受的变化。(4分)

22、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秦淮河上寻桨声”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七、写作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狐狸吃葡萄》的寓言有许多版本,不过,有人又设想出这样的版本:

第一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着葡萄。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过,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第二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精神呢?它们有猴子捞月,我们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成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读了上述材料后,请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A中分别读为chī /s hāng、pú、yù/wèi,B中分别读为píng/bìng、sù/shuî、kàng/hàng,C中分别读为ào/niù、yè/yàn、fú,D中分别读为jué、chéng/dēng、zhuī/chuí)

2、D(A迭——叠B抒——纾C蔼——霭,布——部  ,坐-----座)

3、A(自许:自我称赞。自诩:自夸,含贬义。瞩目:引人注意。侧目:畏惧或愤怒。眷恋眷恋:依恋、留恋、不舍得离去。眷顾:眷念,照顾)

4、B(A、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C.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D项,原指对所画的画不满意而把它废掉,后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使用对象错误。)

5、D(A.语序不当,分句间关系颠倒。B. “阐明、发现”颠倒了先后顺序,应为“发现、阐明”。C. 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作家莫言……”与“被评为……称号”搭配不当。)

6、选B(A项改变限定,应该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之一"。 C项中国馆地面六层,其深度"几乎与中国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 D项共计不止58公里。)

7、选A(改变了原文逻辑关系。原文是递进关系,此处是因果关系)

8、选D(D项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中国式'思维"的内容因该是"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机构担心的,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9、C(损:减少)

10、C(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但是。B.介词,用/动词,率领。C.均为兼词“于之”。D、被/祝)

11、 A.(⑤是闵王受到宿瘤女启发后发布的政令,⑥非直接描写)

12、D(宿瘤女并没有直接参与谋划)

13、(1)百姓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少都放下手中的活前来观看,你在路边采桑,竟然不看一眼,这是为什么?(4分。“无”、“弃事”、“采桑道旁”句式、“曾”各1分)

(2)你们暂且不要笑,她只不过没有装扮罢了。装扮与不装扮,本来差距就有十百倍。(3分。“耳”、“固”、“去”各1分)

(3)(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教化流行到邻国,诸侯都前来朝拜(齐国)。(3分。“期”、“行”、“朝”各1分)

14、(1)这两旬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情景、感情各2分)

(2)“畏”是“害怕”的意思,诗人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1分),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1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1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1分)。

15、(1)玉户帘中卷不去    莲动下渔舟

(2)海上生明月           心有灵犀一点通

(3)落日故人情           星垂平野阔

(4)万里悲秋常作客    学而不思,则罔

16、示例:书籍是宝瓶,贮藏作者智慧的精华;书籍是宝石,散射作家思想的光芒;书籍是翅膀,让我们高傲地飞翔;书籍是空气,让我们自由地呼吸。(4分。句式整齐2分,语意连贯2分。)

17、(1)社会各方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2)大学生自身要提升就业能力。(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①超越性(超越具象);②融合性(摆脱时空);③统一性(主客统一);(每点1分,全对4分)

19、 引出文章要描写的对象,说明秦淮河自古以来就是个热闹繁华之所(1分);表达作者的向往之情,为下文对秦淮河的情感变化蓄势(2分);增添了文章诗意(1分)。

20、(1)自古及今,涉及秦淮河的诗歌很多,人们可以从诗中了解秦淮河;秦淮河就如同诗歌一样曼妙无比。(2分)

(2)秦淮河以商业运作古文化,使它原有的文化风味扭曲变形,给人以艳俗的感觉。(2分)

21、 少年时期的感受:秦淮河热闹喧嚣,风流曼妙。读大学时的感受:秦淮河古韵消散,寂静无声。2005年的一天:秦淮河商业味浓,艳俗无比。(一点1分,三点4分)

22、(1)“桨声”起到文章线索的作用(2分);(2)“桨声”一语双关,既指秦淮河历史遗留的美好风韵,也指代远离奢侈与繁华、远离浮躁与金钱的人生理想(2分);(3)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生理想的肯定和追求,对现实生活中浮躁、一味追求金钱的人生态度的否定与抨击,启人深省(2分)。

参考译文

宿瘤女,是齐国东郭的采桑女,闵王的的王后。脖子上长一大肉瘤,因此被称为宿瘤。

当初,闵王出游,来到东郭,百姓都前来观看,只有宿瘤女采桑依然。闵王感到奇怪,召她来问道:“寡人出游,车队浩大。百姓无论长幼都放下手中的活前来观看,你在路边采桑,竟然不看一眼,这是为什么?”宿瘤女回答道:“我受父母之命,只让我来采桑叶,没让我观看大王车队。”闵王说:“这真是个奇女子,可惜长了个大瘤。”宿瘤女说:“我的职责,是父母嘱咐没有二心。我不会忘记心中所想。这大瘤子对我又有何妨碍?”闵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真是个有贤德的女子啊。”于是命令后面的车载她入宫。宿瘤女说:“有幸得到大王的垂爱,只是父母在家,如果没受父母之命,就随大王而去,那就是私奔的女人,大王又怎么能垂爱我呢?”闵王非常羞惭,说:“寡人有过失。”宿瘤女说:“我是贞节女子,您连一点礼数也没有,我即使去死也不屈从。”于是,闵王打发她回家,派使者用一百镒金子前往她家送聘礼迎娶她。父母惊惶,想让她沐浴,又想为她置办衣服。宿瘤女说:“像这样去见大王,那就改变了容貌变换了服装,大王就不认识我了,我死也不去。”于是还像原来一样跟随使者前往。

闵王回到宫中见到各位夫人后,告诉她们说:“今日出游,得到一位圣洁的女子,今天到了以后,就加入到你们这些人中。”夫人们都感到好奇,穿着华服恭候她。等宿瘤女到了以后,脖子上的大瘤子让宫女惊骇,夫人们都掩口而笑,侍从都失去常态,不能自已。闵王非常羞愧,说:“你们暂且不要笑,她只不过没有妆扮罢了。妆扮与不妆扮,本来差距就有十百倍。”宿瘤女说:“妆扮与不妆扮相差千万倍也不止,何止十百倍?”闵王说:“为什么这样说?”

宿瘤女说:“性相近,习相远。从前尧、舜、桀、纣,都是天子。尧、舜用仁义修饰自己,虽然为天子,安心于节俭,覆盖屋顶的茅草都没有修剪整齐,做椽子的柞木都没砍削,后宫不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不吃多种饭菜。至今已有数千年了,天下人都赞美他。桀、纣不用仁义修饰自己,习惯于制定烦苛的法令,建造高台深池,后宫竞相穿奇锦丽服,玩弄珠玉,心里没有满足的时候。身死国亡,被天下人取笑。至今已有千余年了,天下人都厌恶他。由此来看,修饰与不修饰,相差千万倍还不止,何只是十百倍?”于是夫人们都感到十分羞愧,闵王深有感悟,立宿瘤女为王后。发布政令:降低宫室规格,填平池泽,减少膳食和音乐种类,后宫不得穿华服。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教化推行到邻国,诸侯都前来朝拜。攻打三晋,让秦国、楚国害怕,建立了帝号。闵王达到这种地步,宿瘤女功不可没。等到宿瘤女死了之后,燕国于是攻打齐国,闵王逃亡外地并被杀死。诗经说:“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说的就是宿瘤女啊。

希望上文提供的高二语文下学期末考试真题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及时关注【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2016年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精编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备考模拟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