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带答案)

编辑:

2012-08-07

一、(9分)

1、C  2、C  3、B

二、(32分)

4、D  5、A  6、D

⑶、这座楼的建造,大概是预兆百姓的先见吧!(3分)

8、(4分)⑴、比喻(或象征),以流水喻时代更替,以白鸥喻心志之悠闲,使单纯的画面有了深邃的意蕴。

9、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落山,暮霭渐渐笼罩大地,他却浑然不知。(2分)

诗人借钓者的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三、(25分)

11、答案:①记载着美好的童年时光;

②守住心中的信念与生命的尊严,在生命的激流中永不倒下;

12、(1)答案:芦苇在四季的更替中,见证了生命的荣兴枯衰;但它默默无闻,淡泊从容度着岁月,昭示生命的平凡。(3分)

(2)答案:人和芦苇一样,也会遭受生命的磨难,也应像芦苇样坚守自己,正直坚强。(3分)

13、答案示例:

(1)修辞:比拟手法的运用。如“明净的阳光追逐着我们”一句,作者赋予阳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跃动、温暖;又如“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地昵哝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吹芦苇所发出的声音柔和细密的特点。(3分,答成比喻给1分)

14、(8分)答案示例:

(1)人身处困境时,要像芦苇那样,守住希望的信念,捍卫自己生命的尊严;

(2)淡定从容地对待生命的兴盛衰落,卸下名利的负累,朴素洁净地生活;

(3)不强权、不卑躬屈膝,清醒顽强地守护自己的灵魂,正直坦荡高昂地生活。

(可联系“一缕光芒”的内涵任选一个角度展开分析,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四、(24分)

15、A  16、A  17、B

⑦、重复赘余,“首开”和“先河”语义重复

⑧、搭配不当,“增加值”和宾语“增速”不搭配

19、①、《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思辨性非常强的著作;

②、梁漱溟写《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不到30岁;

③、这本书是梁漱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

④、这本书是非常了不起的自成一家之言的书。

(5分,酌情给分)

五、(60分)

21、(60分)参照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