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生物 > 高二生物试题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2015—2016)学年度

编辑:sx_gaohm

2015-12-20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数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数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 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 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 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4.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定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8.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 g 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

9.国外一些生态学家提倡一种称为“免耕”的农业耕作方式,即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食用部分。提倡这种耕作方式的目的不包括( )

A.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减轻水土流失 C.缓解温室效应 D.降低生产成本 10.一个池塘内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b+d C.a

11.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12.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13.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 )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14.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

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 D.水循环是单向的 15.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②防止环境污染 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 ④容易操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 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17.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19.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

20.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2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长期低于能量的输出,该生态系统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

A.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 B.不发生大的变化

C.营养结构越来越简单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保持着动态平衡

22.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计划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这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 )

A.这样做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能量流动损耗大,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 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 23.(广东中山调研)下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B物种多 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 D.物质在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循环的

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一种描述,此现象能说明( ) A.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强

B.草原生态系统的更新速度很快,生产力很高 C.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