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知识点

2016学年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精炼

编辑:

2015-12-15

【典型例题】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2.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

(1)原因: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实行独裁统治,复辟帝制。

(2)措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相继失败。辛亥革命的余波。

(3)启示:旧民主革命山穷水尽;新民主革命柳暗花明。

【历史纵横】辛亥革命的余波

时间 地点 目标 依靠力量 结果

辛亥革命 1911 湖北 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 会党新军 虽然取得部分成果,但总体上失败了(两个没有)

二次革命 1913 江西 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军阀

护国运动 1915 云南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军阀

护法运动 1917 广东 反对段祺瑞 军阀

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致;三民主义本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群众

教训 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将旧三民主义进行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必须寻求新的途径和新的力量)

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致;三民主义本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群众。

教训: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将旧三民主义进行新发展成为必然。→必须寻求新的途径和新的力量

【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三十年中,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盖历次失败,虽原因不一,而其究竟则为失败于敌人。此役者敌人已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者,乃为十余年卵翼之陈迥明,且其阴毒凶狠,凡敌人所不忍者,皆为之而无恤(顾虑之意)。

——1922年孙中山《致海外同志书》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1)“三十年”和“十三年”各指什么?“此役”指什么?

(2)孙中山为什么会提出新三民主义?

(1)“三十年”指辛亥革命及其余波;“十三年”指中华民国成立至此;“此役”指第二次护法运动。

(2)原因: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受到十月革命影响,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探寻新的救国救民之路,与时俱进。

三、新三民主义

1.背景     2.提出     3.内容     4.评价

1.背景

(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军事上推行独裁统治,政治上竭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失败。

(2)孙中山思想的转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吸收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提出

(1)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2)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

【学思之窗】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3.内容:

(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①民族主义方面,突出民族自求解放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②民权主义中,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即一是给反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

③民生主义中,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并提出 “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2)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关于民族主义,旧的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主要是反对满清统治。新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关于民权主义,旧的民权主义以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国民政府为目标,只提出了国民一律"平等"的空口号。辛亥革命成功地实现了建立国民政府的目标,但“民权”却成了泡影。新的民权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关于民生主义,旧的民生主义只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新的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项原则为最要,并具体地提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后来,孙中山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样,民生主义就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内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不明确反帝到反帝;反满到民族平等→反帝联俄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主张→联共

民生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 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

【典型例题】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民族压迫

C.主张民族平等    D.反对满洲民族

4.评价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1)进步性: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P81【学习延伸】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

(1)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如反帝反封建)是一致的,这是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2)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部分;共产主义于民主革命阶段之外, 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的纲领,仅限于发展资本主义。

革命彻底性不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阶级本质:分别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利益。

【历史纵横】1922年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民主革命纲领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高纲领

【典型例题】

1.下列对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的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中,最准确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B.各革命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斗争纲领

2.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3.新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之比较

材料一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国民党一大宣言》

(1)据材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1)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旧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反对帝制的国民。因为当时革命主要对象是清政府;新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因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材料三  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1)改良工人待遇(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妇女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

——《中共二大宣言》

(2)据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有何原则区别?

(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抽象,缺乏具体内容;中共“二大”有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工人福利待遇、保护女工、童工等项内容。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精炼,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历史学科高二年级上册毛泽东思想知识点总结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