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归纳

编辑:

2015-12-11

(四)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科学内涵、理论精髓和历史地位?

(一)背景

1.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发展:

(1)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

(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二)创立及内涵:

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共“16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2.内容: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3.根本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

5.本质:执政为民

(四)历史地位

1.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提出时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

3.确认: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知识联系】(写要点即可,不展开)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人物)

1.国内:中国共产党的几次重要会议;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活动和讲话

2.国际: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如火如荼;

2.国际:世界经济多极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历史高二必修3第六单元知识点: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知识点: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