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编辑:

2016-03-24

16.在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是(  )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市易法

解析 既维护了地主治安,又能起到增强军事力量和节省开支的作用,只有保甲法符合。

答案 A

17.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解析 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国以任贤使能而兴”说明王安石认识到了任用贤才是国兴的关键。在具体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成为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A项中“注重任人唯贤”不符合变法内容。

答案 B

18.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王安石变法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B.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性质相同

C.宋太祖改革的影响是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

D.王安石变法为中下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创造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解析 商鞅变法是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是封建社会王朝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变法,故而两者性质不同。

答案 B

19.“改革是一场政治革命”。下列改革与变法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商鞅变法 ②庆历新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王安石变法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使国家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体现了“政治革命”的性质。

答案 A

20.从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得出的 主要历史结论是(  )

A.国运艰难是改革变法的催化剂

B.人民群众是改革变法的主力

C.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变法的社会基础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

解析 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通过综合概括中国古代史上的历次改革,得出一般性的认识。古代史上的改革,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方式,B项错误;C项不符合历次改革的史实;改革则兴,保守则衰是改革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A项虽然有道理,但不是主要结论,和平时期也应 改革。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

21.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6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中选拔人才这一知识点,第(1)问可以从材料一、材料二中直接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中获取范仲淹的主张是“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从材料二中获取有效信息,苏轼的主张是重视诗赋,王安石主张要知道“世事”,司马光赞同用经、义、论、策。第(2)问司马光指责王安石“以一家私学” 可从材料中得知;产生的影响从消极方面作答。第(3)问要结合王安石选拔人才与变法的关系作答。

答案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 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材料二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王安石

材料三 近代梁启 超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请回答:

(1)王安石和商鞅有什么共同点?(4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3分)

(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的人一般都认为是“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而材料三给予了高度首肯,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合理?为什么?(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价,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第(1)问可结合材料一中“信诚”及所学知识,来概括不同时期改革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第(2)问属基础知识的再现。第(3)问要注意把王安石变法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来看待其内容的影响,不要以偏概全,自然会甄别两种评价的合理与不足。

答案 (1)具有改革家的胆略与气魄,有一定远见,力图排除阻力,立志变法图强。

(2)冗官、冗兵、冗费。

(3)梁启超的观点是合理的。王安石变法虽然有用人不当和危害百姓的现象,但不可否认他改革变法的勇气与精神,也需要看到所取得的一定的效果。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 ),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 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的一项是什么?(1分)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3分)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6分)

解析 本题涉及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回答。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冗官、冗兵和冗费,但材料并未涉及冗官。第(2)问根据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知,材料二未涉及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材料中的“农时不夺”和“国用饶”可表明王安石变法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第(3)问王安石“新法”遭废除的原因可从遭到官僚贵族和大地主反对以及“新法”危及百姓两个方面去分析,但要指出前者是主要原因。第(4)问答案比较开放,但要注意只能选择一种观点,不要搞折中,出现其他观点。若选择“肯定说”可结合材料回答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若选择“否定说”可回答“新法”危害百姓等消极作用。

答案 (1)冗官。

(2)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3)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4)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 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高二下册政治第四单元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点整理

高二下册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点梳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