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2016届高二下册历史第四单元质量检测题

编辑:

2016-03-22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双方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主张和理由是什么?(3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之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5分)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和区别?(2分)

解析:第(1)问首先据材料判断出双方为王安石与司马光;然后据材料一与二概括双方论及的共同问题;各自的主张和理由据材料一、二分别回答。第(2)问“看法”要从“民”指什么人、关心“民”的目的两方面回答。第(3)问先要概括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然后与材料二比较,从相同和区别两方面回答。

答案:(1)争论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1分)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1分)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1分)

(2)王安石的“民”侧重指的是农民,(1分)他“关心疾苦”是要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减轻农民的负担,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2分)司马光的“民”侧重指的是官僚地主,(1分)他“关心疾苦”实际上是维护官僚地主的眼前利益。(1分)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1分)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1分)

6.(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按人头收税)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实乃甚于加赋……”

——摘自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材料三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四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1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在统治阶级内部所面临的困境。(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2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找到王安石的话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要充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一中反映出司马光在理财方法上与王安石有分歧,说明统治阶级内部对王安石变法的思想不一致;材料二中苏辙认为王安石“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明显是反对变法。

第(3)问据材料三要注意提取信息的全面性。第(4)问要在材料四中找到中心语句,据中心语句回答。

答案:(1)不加赋而国用足。(1分)

(2)统治阶级内部的司马光等人,对王安石改革思想缺乏理解;(1分)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对。(1分)

(3)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2分)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2分)以及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2分)

(4)从根本上讲,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2分)

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管子》

材料二  生民之道,食为大……是故土地,本也;……天地而责之耕,犹徒手而使之战也。法制不立,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贪者日削,虽有耒耜终不得而食也。故平土之法,圣人先之。

——北宋《平土书序》

材料三  ……平籴(买入粮食)文法行,则农人秋粜(卖出粮食)不甚贱,春籴(买入粮食)不甚贵,大贾蓄家不得豪夺之也。而官之出息常什一二,民既不困,国且有利,兹古圣贤之用心也。

——北宋《富国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主要针对当时的什么现象?

(3)材料三在“利国便民”问题上肯定了什么主张?主要针对当时的什么问题?

(4)针对材料二、三反映的北宋社会问题,王安石推行了哪些新法?最终结果如何?说

明了什么?

解析:第(1)问强调农业生产(耕、织)的重要性,因而体现的是重农思想。第(2)问材料二的“主张”在“故平土之法,圣人先之”一句中,针对的“社会现象”也可以从材料中找到(“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贪者日削”)。第(3)问论及的是市易法,回答时要结合材料,因材料反映的是粮食问题。第(4)问要回答的“新法”是与材料二、三反映出的问题相关的,而不是全部新法;“最终结果”是指整个变法的结果而不是理财措施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是依据前一问“最终结果”设计的,实际要回答的是你对“最终结果”有什么看法。

答案:(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重视农耕)。(1分)

(2)平均土地。(1分)主要针对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1分)

(3)由政府买入或卖出粮食调剂粮价的做法。(1分) 主要针对富商大贾控制粮价从中渔利。(1分)

(4)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答出其中两点)。(2分)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或新法被废除)。(1分)说明靠封建统治者自身内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和人民疾苦等问题;(1分)也说明了北宋政治的腐败。(1分)

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曰:“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引自《苏辙传》

材料二  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

——引自《宋史·食货》

材料三  司马光曰:“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引自《宋史·司马光传》

请回答:

(1)围绕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三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相似?提出的理由有什么不同?(4分)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下面是两位学生的观点:

学生甲:青苗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学生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你同意谁的观点?试述你的理由。(2分)

(3)在古代农耕文明时代,小农经济一直是历代统治的基础。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发展和巩固小农经济分别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6分)

解析:第(1)既可根据材料概括,也可据司马光得出,因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题目问的是三则材料观点有何相似,因此司马光的观点即是材料二、三的观点。第(2)问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说明理由。第(3)问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要从三次变法措施中选择与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巩固有关的措施。

答案:(1)都站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立场上,反对青苗法。(1分)苏辙认为借贷青苗钱的农民到期不还,会给地方州县带来麻烦;韩琦认为青苗法的实施,是“官府放高利贷”,不合情理;司马光认为青苗法会导致贫者逃亡,“富者变贫”。(3分)

(2)同意甲:青苗法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于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受高利贷盘剥。(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2分)

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2分)

(3)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分)

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整顿吏治,把劝课农桑作为考核地方官的内容。(2分)

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3分)

9.(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彦博又曰:“祖宗法制且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上(宋神宗)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安石曰:“法制且在,则财用宜足,中国宜强,今皆不然,未可谓法制且在也。”彦博曰:“务要人推行耳。”安石曰:“若务要人推行,则须搜举材者,而纠罴软(不振作)偷惰不奉法令之人,除去之,如是则人心岂能无不悦。”

——《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70

材料二 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二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尧、舜)、三王(夏禹、尚汤、周文王),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备)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王安石《上仁示皇帝言时书》

材料三 (司马光)曰:“……故夏遵禹训,商奉汤典,周守文武之法,汉修高祖之律,唐行太宗之制,子孙享有天禄,咸数百年。国家受天明命,太祖、太宗拨乱反正,混一区夏,规模宏远,子孙承之,百有余年,四海治安,……其法可谓善矣。先帝(宋神宗)以睿智之性,切于求治,而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彦博与王安石在“变法”与“人心”关系问题上的看法。(4分)

(2)(1分)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  )

A.王安石认为任用贤才是兴国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王安石认为任用贤才是兴国关键,但变法中用人不当

C.王安石认为社会治安是兴国关键,变法中他加强保甲制度

D.王安石认为社会治安是兴国关键,但他变法只重经济

(3)据材料二、三,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在变法问题上的分歧焦点。(2分)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分)

解析:第(1)问读懂材料,找到与“变法”“人心”有关的语句,然后概括出两人的主要观点,回答时要体现出二者的关系。第(2)问从材料可以得出王安石重视用人才;据课本(史实)可以得出他“用人不当”。第(3)问是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歧焦点”即双方分歧最集中的一点,回答时实际上就是指出在这一问题上双方各自的观点。第(4)问首先要明确“这一问题”指什么问题(变法问题),发表看法才能有的放矢;发表看法需注意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是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对变法的两种态度,因此看法应兼及两种态度。

答案:(1)文彦博认为变法会失人心,引起士大夫们的不满。(2分)王安石认为,只有通过变法选举贤才、罢免庸才,才能人心欢悦。(2分)

(2)B(1分)

(3)司马光认为,祖宗之法不能变。(1分)王安石认为,时代不同,要根据现实进行变革。(1分)

(4)王安石根据时势,进行变法既有利于北宋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北宋的统治。(1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墨守成规,反对变法,使北宋积贫积弱的现象更加严重,加快了北宋灭亡的进程。(1分)

10.(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材料二  宋人邵伯温在《问臣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安,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进行了评价。你如何看待张之洞的评价?(3分)

(2)材料二中邵伯温所说有两处不符合史实,请写出这两处并说明你的理由。(4分)

(3)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肯定王安石变法?(2分)

解析:第(1)问看清题目要求,不是回答张之洞的评价,而是要学生对张之洞的评价发表看法,主要从是否客观公正的角度回答。第(2)问实际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与评价;找到“不实之处”后,回答的理由要充分(全面)、具体(以史实为据)。第(3)问应把王安石变法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剖析,总结出超越时代和阶级,即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的东西。

答案:(1)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3分)

(2)“尽变更祖宗法度”(1分):王安石变法只是在理财、强兵、选拔人才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没有在政治方面(吏治)进行改革。(1分)“以至今日之祸” (1分):靖康之变并非祸自王安石变法,而是北宋统治集团反对变法、腐败无能的结果。(1分)

(3)限制统治集团特权、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为国为民勇于担责;“三不畏”的变革精神。(2分,任答两点即可)

高二下册历史第四单元质量检测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16高二历史下册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