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含答案)

编辑:

2016-02-18

16.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

2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25.对下图历史人物的四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

B、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C、 主张变法改革,富国强兵,

D、 在秦穆公支持下全面变法

26.商鞅把礼乐、孝悌、仁义等看做亡国之俗,将其统称为“六虱”,因“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燔诗书而明法令”,从“六虱”内容看出其所焚诗书应多为                       (   )

A、道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墨家学说  D、诸子百家学说

27.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B、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C、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

A.增强了综合国力     B.加速了民族融合  C.促进了封建化过程   D.改变了各民族的生活方式

29.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30.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B.封建经济发展迅速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31.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   )

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3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和战国时期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是否涉及军事方面 B.是否涉及经济方面C.是否涉及政治方面 D.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33.世人对秦国人有着“厚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34.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   )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35.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现       (   )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  ③法律严酷  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6.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之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   )

A.行县制     B.法律严酷      C.奖励军功    D.“焚诗书”

非选择题(28分)

二:37.(共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诸侯。然王制遂灭,谮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引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一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一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2分)

(3)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从上述材料中举一例说明商鞅变法后阶级关系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A D C D B D B D B C C A B B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D C D B D C B A A D D B C B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