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试题

2014年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

编辑:zhengyl

2014-01-14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临近,各年级、各学科都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小编整理了2014年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供大家参考!

2014年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在学习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你认为属于哪种史书体裁

A.纪事本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典章体

2.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福建莆田直隶宝坻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1676)192丁0丁

康熙二十五年(1686)88丁22丁24丁

康熙三十年(1691)58丁10丁14丁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3.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民间流行诸子百家书籍

4.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能够反映这一时代趋势的是

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C.中庸之道D.因材施教

5.孔子说“质(质朴)胜文则野,文(文采)胜质则史(虚浮)。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下列对两位圣贤的话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材料都体现的是中庸思想 B.都反对过度与不及,推崇恰到好处

C.认为中庸是美德,也是正确的思想方法 D.知识即美德,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

6. 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 B.系统学习哲学

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D.自由选择科目

7.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 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面临的国内形势是

A.百团大战胜利,振奋全国人民精神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D.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k*s5u

8. 1814年,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产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段话肯定拿破仑的角度是

A.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

C.爱国情节,民族情愫 D.顺应民心,符合历史潮流

9.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0. 下列关于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 开展家庭纺织运动,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 k*s5u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始终谴责人民的暴力抗争

C. 甘地先后领导了三次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D. 在“食盐运动”中,他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

11.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12. 在对《选修4人物评说》进行单元整舍时,有人把下列四位人物归为一类。你认为这种归类依据最恰当的是

A. 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开国领袖

B. 都对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作出过贡献

C. 都开创了新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D. 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3.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说法正确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唯心主义

B.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1889年7月,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第二国际在伦敦成立

14.“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

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15.“他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此人是

A.李四光 B.钱学森 C.牛顿 D.爱因斯坦

1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经济迅速崛起,从而导致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紧张。

在当时英德矛盾的直接作用下促进了英国

A.与意大利结成同盟 B.与法、俄两国分别签订协约

C.调整与美国的关系 D.与德、奥两国缔结同盟条约

17.右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是

A.克里米亚战争

B.拿破仑对俄国的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D.苏德战争爆发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