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高二历史寒假自主学习作业本精编

编辑:

2016-02-18

14.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

A.历史学家的分析与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解析 甲骨文是商代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的记录;《清明上河图》是对宋代东京城的直观描绘,都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应属于历史文物。

答案 D

15.《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没有价值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字发明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昔者仓颉作书”反映的是传说中仓颉造字,②正确;“天雨粟,鬼夜哭”是对文字产生影响的描述,虽有夸大成份,但也能说明④正确;“甲骨文”的名称源自书写材料,引文不能体现,排除①;神话传说仍能佐证历史,③错误。

答案 B

16.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如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解析 苏轼认为“书法乃无法之法”。图中作品用多变的字形、简约流畅的笔触体现了他放浪不羁的性格。A、B、C三项中的“方整”“扁方”“严谨”都不符合作品特点。

答案 D

17.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由“龙”的字体演变可得①的结论;汉字虽不断演化,但始终是表意文字,②错误;书法是汉字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伴而生,③正确;④说法太绝对。

答案 B

18.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如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 ②作者是阎立本 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 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象传神,画风工整严谨。

答案 B

19.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备受青睐。其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右图)以4.255亿元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新纪录。下列对这幅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是一幅继承古代创作风格的文人画

B.注重写实,并融书画为一体

C.“天下太平,人生长寿”的字体为隶书

D.画中“松柏”寓意气质高洁

解析 据图片可知,作品融诗、书、画为一体,以花鸟为题材,符合文人画的特点,A项正确。文人画重写意而不是写实,B项错误;画中对联字体为篆书,C项错误;松柏应象征坚强不屈,D项错误。

答案 A

20.下图演员的划桨动作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哪一特点(  )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

解析 从图片可以看出演员划桨的动作既是真实生活的概括,又是真实生活的升华,体现了舞台上的虚拟性。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6分,第22题24分)

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材料三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去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6分)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观点。(4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

解析 第(1)问从图示可知中国科技在大约3—15世纪一直领先,15世纪以后逐渐落后于西方;原因要注意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说明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第(3)问首先明确孙中山的主张是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利用科技发明,才导致中国的落后,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在于社会制度的落后。

答案 (1)差异: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原因: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而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近代科学逐渐兴起。

(2)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不正确。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约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马”的演变过程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形意文字书写系统(也称中文)。汉字亦名列世上最古老、并唯一流传至今的形意文字,推估可追溯至4 000年以上,汉字也被日文与朝鲜文,以及古代越南文等东亚多国语言使用。

由于表意文字特性,让汉字可以跨语言使用,曾长期成为东亚地区交流的唯一文字。今可略分为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两个系统。前者用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华人社区,后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另外,日本及韩国皆有其公布之官订汉字表。

根据2005年世界主要语言实力调查报告,汉语排名世界第二。如今,中国在国外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发展很快。2008年后联合国采用的中文一律是简体中文。简体中文全面取代繁体中文作为唯一的中文交流文字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繁体中文将定位于传统文化或艺术的层面保留下来。如今,简繁之争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民众反应也不一而同,但持简体中文是一种进步观点的占绝大多数。

材料三 上个世纪初,确实有持“汉字落后论”的人提出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拉丁化)的主张,甚至极端地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将中国学术的不发达、经济的不发达都归罪于汉字。

材料四 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记录。这些记录中不仅包括了汉语民族的,同时也包括周边民族的,匈奴、突厥、蒙古、党项等民族。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许多文明成果都是因为汉字才得以留存。

汉字不仅为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提供了对比、认知、借鉴,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对象。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指出其演变的特点。(6分)

(2)汉语排名语言实力世界第二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简体中文是一种进步”?(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起的主要作用。(6分)

解析 第(1)问结合“马”的演变和教材知识即可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要理解文字地位的提升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再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可提炼出原因;第二小问要从实用的角度分析简体中文的进步性。第(3)问要注意从汉字的实用性、艺术性、民族性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分析。

答案 (1)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演变的特点:由繁到简,保留形意文字的特点。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开放与对外交流的发展;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的推广。理解:汉字的简化符合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书写简便适于现代生活的需要;简体字的使用符合国际化的要求;简体字的使用有一定的时期,范围也超出中国大陆,已形成既定影响。

(3)作用:①为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交流的工具。②保存中国各民族甚至周边国家丰富的文明记录。③承载的中华文明为全世界华人提供文化认同感的物质形式。④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历史上形成东亚文化圈。⑤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⑥承载的中国文化的一些理念,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某种选择。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寒假自主学习作业本,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二上学期寒假历史试卷(附答案)

高二历史完美假期寒假作业答案精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