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编辑:

2016-02-02

19. 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C.计算机 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冲击

D.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20.《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21.有同学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

A 火车 轮船  汽车 相对论

B 蒸汽机 电报 电灯 电车

C 电动机 电影 电视 电脑

D 飞机 电话 电报 互联网

22.图l、图2、图3是不同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这三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图l所示经济结构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

B.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2所示经济结构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图3这种经济结构逐步形成

D.促成从图1到图3经济结构的变化的根源是生产技术的进步

23.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 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

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

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 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5题13分,26题12分,27题13分,28 题14分,共52分。)

25.(13分)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

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拓展的主要目的。(4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共同特点。(2分)指出两幅美术作品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2分)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2分)

(3)材料三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学说?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的反封建与材料二美术作品产生时期的反封建有哪些发展?(3分)

26.(12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王维诗意画图轴                  毕加索《格尔尼卡》

(1)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给以上两幅名画配上核心解说词。(要求:每幅名画的解说词不得少于两点,否则不能得分。)(4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展览三  中外思想集锦

(3)材料四中的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从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2分)

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顾炎武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

——《日知录》卷一八

材料二: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上疏

材料三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四  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评       论 出      典

评孔子  “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评儒学 (儒学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儒学)“是着眼于历代封建帝王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儒家的传统——精神‘麻痹术’” 《坟•春末闲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有哪些“叛圣”、“非圣”、“排击孔子,别立褒贬”的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1分)

(2)材料三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 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4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 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4)古今中外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有不同,对此,我们有何认识?  (2分)

28.(14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

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

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

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6分)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天将器

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2分)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

中国社会进步的?(4分)

高二历史上学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6.(1)王维:“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注重诗意,“画中有诗”。(2分)毕加索:立体派绘画;画面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的手法与风格;描绘的是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屠杀无辜居民的情景;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2分)(各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注意:如果回答两幅画的作者是王维、毕加索等已知信息,不能给分。)

(2)《红楼梦》: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任答一点即可,2分)《人间喜剧》: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任答一点即可,2分)

(3)相同点:都反对君主专制(或反对封建专制)。(2分) 不同点:前者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后者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2分)

27.(1)强调人的正常私欲,提出“理”存在日常百姓生活中;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否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童心说。(4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1分)

(2)“以德治国”。(2分)以此抨击法国的君主专制、宗教愚味,倡导理性。(2分)

(3)客观评价孔子(基本肯定),全盘否定儒家思想。(2分)

(4)古今中外对儒家思想态度不一,是由其时代性与历史使命决定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

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2分)

28.(1)依据:鸦片战争使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战争惊醒了部分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思想解放潮流。(4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我国手工业以及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

(2)道: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1分)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分)影响:有利于减少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阻力(或:便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或:推动洋务运动的进行);不利于从更深层次学习西方(或:学习西方只停留在科技层面)。(2分)

(3)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1分)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或民族资产阶级先后领导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2015—2016高二年级上学期历史寒假试题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试卷(有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